9月24日,中國旅游協會紅色旅游工作部成立儀式暨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成功召開。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葛磊在會上以《紅色旅游產品創新的趨勢和實踐》為題作主旨演講。現將演講全文梳理如下:
![]()
始終在市場一線深耕、為游客呈現優質體驗的從業者們,是行業重要話語權的核心力量。作為中國旅游協會的優勢,在于每天在市場一線及時捕捉市場變化,接下來結合自身洞察,給大家做簡要分享。
紅色旅游市場前景看好,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愛國熱情驅動消費熱潮;二、認識紅色旅游的作用;三、紅色旅游的市場化。
近年來老百姓的愛國熱情、國家榮譽感被極大激發,而旅游消費本質上是情緒驅動的,當我們對社會充滿樂觀、對國家滿懷自豪時,國慶等重要節點的出行意愿就會更強烈。預測2025年國慶期間,紅色旅游會成為一大熱點。
對認識紅色旅游的四點看法:第一,紅色歷史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組成,是國家不可或缺的記憶,無論是輝煌勝利還是悲傷記憶,我們都必須誠懇面對;第二,紅色資源的核心是信念傳承。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化與盈利需讓位于傳承紅色精神,這是我們的使命所在;第三,紅色旅游范疇已從“戰爭硝煙”拓展至新時代建設領域,比如航空航天成就、港珠澳大橋、鄉村振興實踐等,這些都是百年紅色歷程中正在拓展的新內容;第四,紅色旅游已融入美好生活場景。如今,紅色旅游不僅存在于紀念館、革命圣地,也融入景區、度假區,成為展現當下老百姓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臺兒莊,“東方欲曉”主題公園等這些將紅色主題融入的案例,都證明紅色旅游不排斥“美好生活”這一核心內涵。
“精神是內容,意識形態是底線”。發展紅色旅游,首要目的是傳承國家意志、弘揚愛黨愛國情懷,這是所有紅色旅游產品開發、市場運營的根基和出發點。例如2021年在井岡山舉辦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博覽會。以“紅色精神”為核心,以“精神列車”的概念,每一節車廂代表一種紅色精神,對應百年歷程中不同階段的信念主題。
市場化的核心是連接消費者,我們需要用市場化規律思考問題,比如品牌建設的至關重要。以江西遂川為例,針對遂川擁有“《三項紀律六項注意》發源地”、“首個縣級工農兵政府所在地”等多重歷史標簽的現狀,以核心價值聚焦,主導凝練“遂川見證”核心品牌,突出“紅色政權、紅色政府、紅色政綱”三證合一特質與“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淵源,目前該品牌正聯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推進論證。
再如,對南昌“英雄城”品牌,從旅游發展角度,也可以聚焦“平凡英雄”,將英雄文化融入城市市民的基因,構建市民榮譽體系,這同樣是英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旅游品牌,不僅是對歷史的敘述,更要與當下游客、老百姓產生共情。
講好紅色旅游故事。紅色旅游的核心目標是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這也是它與其他旅游類型最大的不同,創新傳播是傳達紅色旅游故事的核心載體。
如今,展陳方式已經呈現多元化發展。例如延安、遵義等歷史現場以“原貌復現”彰顯厚重;對于大型紀念性紀念館,以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為例,經重新布展,年游客量近300萬人次;臨沂瑯琊古城則以“沉浸式行進式”場景,通過聲光電技術打造“抗大戰歌”穿越體驗,營造“一秒穿越”的歷史沉浸場景,這在國內其他地方并不常見。
數據顯示,紅色旅游客群已呈現年輕化、家庭化特征,年輕人對真誠歷史表達的接受度顯著提升,哈爾濱731紀念館在冰雪季期間成為網紅打卡地的案例,便印證了年輕群體對紅色文化的主動親近。
在講好紅色故事中,演藝是當前最大的紅利。陜西旅游的崛起、河南旅游的火爆,核心密碼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表達,而演藝正是這種表達中最重要的形態。
《重慶·1949》劇目以藝術感染力實現年票房2億元,市場效益顯著。這背后的關鍵是內容打動人心,它不只是刻板的宣教,而是通過演藝的魅力、藝術的感染力,讓消費者真心愿意為其買單。
例如,于都的《長征第一渡》,還有陜西的《延安保育院》,以及頂級文化機構打造的眾多紅色演藝產品,均成為紅色旅游體驗的核心載體。
還有一些很有特色的演藝模式。例如,紅棗村的“百姓演藝”——由當地村民還原歷史場景,以低成本實現極強沉浸感。例如,全球演藝類主題公園的頂級代表法國狂人國主題公園,其中的坑道實景演出采用“歷史場景還原+真人互動”模式,更真實地還原了歷史,讓游客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了極強的歷史震撼感。這種模式在國內尚未見到,可視為瑯琊古城紅色區域模式的升級版。
此外,營造紅色旅游的儀式感也同樣至關重要。例如,南昌每月一次的升旗儀式吸引民眾提前13小時到場;“贛超”聯賽現場4萬人合唱《十送紅軍》。這類可參與、強共鳴的活動,成為紅色情感傳遞的重要紐帶。
紅色旅游不僅關乎過去,也關乎當下與未來,在拓展紅色旅游場景方面,連接歷史與美好生活。例如,今年剛建成運營的井岡山“凌云街”項目,摒棄“戰爭敘事”慣性,結合客家文化打造臨水街區,以毛主席《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為內核,聚焦“鶯歌燕舞”的美好生活意象,在歷史現場旁,構建出展現當下幸福生活的場景。
同樣,深耕紅色旅游產品離不開市場主體的作用,針對黨建、團建、研學等核心客群,精準化產品設計會成效顯著。例如:嘉興將黨課置于紅船之上,讓游客在航行中感悟建黨初心;武鄉“太行少年軍校”通過“信念、勤奮、智慧、團結、毅力”五維課程與“徽章激勵體系”,打造青少年軍事研學標桿,讓紅色精神在實踐中傳承。
此外,我們還有一個未充分開發的紅利與潛在市場,即總書記提出的“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建議國內紅色旅游突破“史實宣講”模式,更多關注無名英雄故事,通過普世情感載體激發國內外游客的精神共振,踐行“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的時代命題。
在此分享:例如,紀念二戰的“不朽軍團”活動,讓在世的老兵們舉著犧牲戰友的照片游行。活動傳遞的理念是:只要我們記住他們,他們就沒有真正離開,永遠與我們同在。例如,俄羅斯“未能歸來的戰士”雕塑、烏茲別克斯坦“哭泣的母親”雕塑等案例,作品以“白鶴托魂”、“母親守望”等具象化情感表達,實現跨文化共鳴。
因此,紅色旅游如何講述新時代的故事,如何向孩子、年輕人、外國人講故事,核心在于激發情感共振。“紅色旅游絕非博物館里的靜態歷史,而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紐帶。”我們應當激發這份感恩之情,讓每個人都能以行動銘記他們。我相信,這才是紅色旅游未來需要思考與踐行的核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