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08年,北京一小伙預感樓市即將崩盤,賣掉婚房貸款湊了300萬,竟反手抄底了13套燕郊“鬼城”房!3年后房價翻5倍,他卻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傻眼的決定
“兒子,把房子都賣了吧!回北京買別墅,再也不過苦日子了!”喧鬧的慶功宴上,父親激動得滿臉通紅。
親戚們紛紛舉杯附和,慶祝這個家庭終于熬出了頭。
李峰卻異常平靜,他放下筷子,看著滿桌的期待,一字一句地說:“爸,我不賣。”
他頓了頓,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中,說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傻眼的決定!
![]()
01
2008年初夏的北京,像一個被吹得過滿的氣球,每一寸空氣里都充滿了亢奮和喧囂。
大街小巷掛滿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標語,倒計時的牌子一天天減少,整個城市都沉浸在一種即將迎來高光時刻的集體無意識狂歡里。
這種狂歡,在李峰所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格子間里,被具象化為對房價的討論。
“聽說了嗎?北五環(huán)那個盤,上個月開盤三萬,這個月直接三萬五了!”
“我去年買的通州那套,一年漲了一倍!真后悔當初沒多貸點款,買個大的!”
“現(xiàn)在不買,奧運一開,還得瘋漲!到時候就真買不起了!”
同事們唾沫橫飛地交流著各自的房產(chǎn)增值信息,臉上洋溢著“早上車”的慶幸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李峰坐在角落,一邊默默地調試著代碼,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
他今年二十九歲,是個典型的IT程序員,格子襯衫,黑框眼鏡,性格有些內向,不善言辭,但邏輯思維能力極強,習慣用數(shù)據(jù)說話。
就在兩個月前,他也成了這股房產(chǎn)狂熱浪潮中的一員。
他用盡自己工作數(shù)年的全部積蓄,加上雙方父母傾其所有的資助,又背上了三十年的沉重房貸,終于在東五環(huán)外的一個新開樓盤,買下了一套九十平米的兩居室。
那是他和相戀多年的女友王靜,未來的家。
房子拿到手后,王靜的喜悅溢于言表。
她拉著李峰,一遍遍地丈量著房間的尺寸,興奮地規(guī)劃著哪里放沙發(fā),哪里放嬰兒床。
墻要刷成米白色,顯得溫馨;陽臺要種滿花草,充滿生機。
她的眼睛里閃爍著對未來安穩(wěn)生活最樸素、最真誠的向往。
李峰看著她,心里也感到一種踏實的幸福。
作為一個從外地來北京打拼的年輕人,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似乎是證明自己在這座城市扎下根來的唯一方式。
可這份踏實感,最近卻在一點點被一種莫名的恐慌所侵蝕。
別的同事在瀏覽國內房產(chǎn)論壇,看著一片火熱的唱多之聲時,李峰卻習慣性地翻墻,瀏覽國外的金融新聞和技術論壇。
“Lehman Brothers Q2 loss”、“Subprime mortgage crisis”、“Bear Stearns bailed out”…
(“雷曼兄弟第二季度虧損”、“次貸危機”、“貝爾斯登被救市”……)
這些陌生的詞匯,帶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寒意,頻頻出現(xiàn)在他的屏幕上。
他開始瘋狂地搜集資料,試圖搞清楚這些詞匯背后到底意味著什么。
他看到,一場由美國次級房貸引發(fā)的金融海嘯正在成型,華爾街的巨頭們已經(jīng)搖搖欲墜。
他運用自己程序員的邏輯,建立了一個簡單的模型來推演:如果全球經(jīng)濟的火車頭熄火,中國這節(jié)高速飛馳的車廂,能不受影響嗎?
北京這座被奧運概念過度催肥的城市,它的房產(chǎn)泡沫,會不會是第一個被刺破的?
他的結論是:會。
而且會很快。
這個結論讓他不寒而栗。
他試著把自己的擔憂告訴同事,結果換來了一陣哄笑。
“小李,你想多了吧?美國是美國,中國是中國,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濟形勢一片大好!”
“就是,奧運會哎!全世界都看著咱呢,房價怎么可能跌?你這是杞人憂天!”
李峰不再說話了。
他知道,在這樣狂熱的氛圍里,任何理性的聲音都會被當成異端。
他獨自坐在格子間里,窗外是北京繁華的景象,屏幕上卻是國外經(jīng)濟一片哀鴻的報道。
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他的腦海里劇烈地沖撞著。
他看了一眼墻上的日歷。
距離奧運會開幕,只剩下不到兩個月了。
一個瘋狂的念頭,開始在他心底萌芽。
02
那天晚上,李峰做了一桌子菜。
都是王靜愛吃的可樂雞翅,糖醋里脊。
王靜下班回來,看到滿桌的飯菜,很是驚喜:“今天什么日子呀?這么豐盛?”
“沒什么,就想給你做頓好吃的。”李峰笑著給她盛飯,心里卻在組織著語言。
飯吃到一半,他終于鼓起勇氣,放下了筷子。
“小靜,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王靜夾起一塊雞翅,幸福地啃著:“什么事啊?神神秘秘的。”
李峰深吸一口氣,說出了那句在他心里盤算了無數(shù)遍的話:“我們……把房子賣了吧。”
王靜啃著雞翅的動作停住了。
她愣了幾秒,仿佛沒聽清,隨即笑了出來:“你開什么玩笑呢?剛裝修好,還沒住呢。”
![]()
李峰的表情異常嚴肅:“我沒開玩笑。我預感房價要跌,而且會大跌。現(xiàn)在賣,我們還能賺一點,至少不會虧。等奧運會一過,就來不及了。”
王靜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她放下雞翅,擦了擦手,認真地看著李峰:“你認真的?”
李峰把白天打印出來的、那些關于美國次貸危機的資料拿了出來,攤在桌子上:“我非常認真。你看,這不是我瞎猜的。全球的經(jīng)濟都在下滑,北京的房價已經(jīng)透支了未來好幾年的漲幅,它撐不住的。”
王靜沒有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外文和圖表。
她只看著李峰,眼神里充滿了失望和不解:“李峰,你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了?你知道為了這套房子,我們付出了多少嗎?你的積蓄,我的積蓄,還有兩家爸媽的養(yǎng)老錢!那是我們的家!是我們要結婚的地方!你說賣就賣?”
“我知道!可正因為這是我們的一切,我們才輸不起!”李峰的聲音也激動起來,“現(xiàn)在賣了,錢還在我們手里。等它跌了,我們剩下的就只有一輩子都還不完的貸款!”
“跌?誰說要跌了?全北京的人都說要漲,就你一個人說要跌!你以為你是誰?股神巴菲特嗎?”王靜的聲音尖銳了起來,“李峰,我跟你在一起這么多年,我知道你聰明,有主見,可這次你真的瘋了!那是房子,不是你可以隨便買賣的股票!”
“性質是一樣的!都是資產(chǎn)!”
“不一樣!”王靜猛地站了起來,眼眶瞬間紅了,“對我來說,那不一樣!那是我的安全感!是我對未來所有美好生活的期盼!你現(xiàn)在要把它賣掉,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那晚的爭吵,是他們相戀以來最激烈的一次。
道理講不通,感情也出現(xiàn)了裂痕。
接下來的幾天,家里陷入了冷戰(zhàn)。
李峰沒有放棄,他把同樣的想法告訴了父母。
電話那頭,他父親沉默了很久,然后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怒吼:
“你這個敗家子!我跟你媽一輩子的血汗錢,你拿去瞎折騰!你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嗎?你要是敢把房子賣了,就別認我這個爹!”
母親則在旁邊一個勁兒地哭。
朋友、同事,每一個聽到他想法的人,都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他。
“峰哥,別犯渾。現(xiàn)在賣了,你再也買不回來了。”
“就是,你女朋友多好啊,為了這點不靠譜的猜測,把婚事都攪黃了,值嗎?”
李峰感覺自己像一個站在鐵軌上,拼命想攔住一列失控火車的瘋子。
終于,在一個晚上,王靜再次向他攤牌。
她眼睛腫得像桃子,聲音沙啞:“李峰,我最后問你一次,這房子,你到底賣不賣?”
李峰看著她,心里刀割一樣疼。
他多想抱住她,告訴她一切都聽她的,他不要那些該死的判斷了,他只要她,只要這個家。
他艱難地點了點頭。
王靜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滾落下來。
她沒有再歇斯底里,只是用一種徹底死心的平靜語氣說:“好。那我們……分手吧。你拿著你的錢,去做你的春秋大夢。我想要的,你給不了。”
說完,她轉身回房間,簡單地收拾了幾件衣服,拖著箱子,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個她曾傾注了所有心血和夢想的“家”。
門“砰”的一聲關上,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李峰癱坐在沙發(fā)上,許久沒有動彈。
屋子里還彌漫著王靜愛吃的菜香,可那個最愛的人,卻走了。
他問自己,真的值得嗎?
一夜未眠。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他通紅著雙眼,撥通了房產(chǎn)中介的電話。
“你好,東五環(huán)那個新開的盤,我有一套九十平的房子,精裝修,急售。”
奧運會的狂歡達到了頂峰。
李峰的房子因為位置好,又是新裝修,很快就找到了買家。
簽合同那天,買家一臉喜氣,覺得撿了個大便宜,一個勁兒地跟李峰說謝謝。
李峰笑得比哭還難看。
辦完所有手續(xù),拿到賣房款,又通過一些朋友的幫助,七拼八湊地貸了些款,李峰手里攥住了大約三百萬的現(xiàn)金。
![]()
他成了朋友中第一個“套現(xiàn)離場”的人。
此時,奧運會閉幕,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chǎn),全球金融危機正式爆發(fā)。
北京的房產(chǎn)市場,像是被戳破的氣球,迅速開始降溫,房價出現(xiàn)了松動。
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
李峰,那個“瘋子”,竟然蒙對了。
朋友們紛紛打來電話,語氣里充滿了震驚和佩服,勸他趕緊趁著現(xiàn)在價格回調,把原來的房子買回來,這樣里外里還能賺一筆。
可李峰的回答,再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不,北京的房子,我暫時不買了。”
“那你打算干嘛?錢存銀行里等著發(fā)霉嗎?”
李峰看著地圖,指著北京東邊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緩緩地說:“我要去這里,買房。”
那個地方,叫燕郊。
他帶著三百萬現(xiàn)金,像一個孤注一擲的賭徒,一頭扎進了那個在2008年還被所有人稱為“鬼城”的地方。
當時的燕郊,用荒涼來形容都毫不為過。
寬闊的馬路上,半天見不到幾輛車。
道路兩旁,豎著一個個巨大的樓盤廣告牌,牌子后面,卻是大片空置的、甚至還沒完工的樓房。
售樓處里,銷售小姐比客戶還多。
李峰走進去,立刻被七八個人圍了起來,熱情得讓他有點不適應。
他看中的是一個體量巨大的樓盤,據(jù)說因為開發(fā)商資金鏈斷裂,急于回款,價格給得極低。
李峰沒有多余的廢話,他直接找到了銷售經(jīng)理,開門見山:“你們現(xiàn)在最低能給到多少?”
經(jīng)理看他一副程序員打扮,以為是來隨便問問的,還有些愛答不理:“我們這都是實價,現(xiàn)在是抄底的好機會。”
李峰直接把一張存有三百萬現(xiàn)金的銀行卡拍在了桌子上:“我全款,有多少,我要多少。”
經(jīng)理的眼睛瞬間就直了。
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他們談妥了一個讓售樓部所有人都震驚的價格——單價兩千八,一個零頭都不到。
李峰像在菜市場買白菜一樣,當場就刷卡,簽下了十三套中小戶型的購房合同。
簽完最后一份合同,售樓小姐們簇擁著他走出大門,臉上的笑容比過年還燦爛。
03
買完房的李峰,一夜之間,從一個背著房貸的白領,變成了一個坐擁十三套房產(chǎn),卻身無分文的“房哥”。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又干了什么“好事”,只能獨自一人扛下所有。
他在北京找了一個最便宜的住處——北五環(huán)外,一個終年不見陽光的地下室。
房間不到十平米,陰暗、潮濕,墻壁上滲出的水漬印出一片片地圖般的霉斑。
空氣里永遠飄著一股方便面和劣質洗發(fā)水的混合氣味。
頭頂上就是小區(qū)的過道,每天都能聽到樓上住戶的腳步聲、吵架聲、小孩的哭鬧聲,像永不停歇的背景音樂。
他從一個有家的城市精英,徹底淪為了一個“北漂”的底層。
每天早上六點,他就要起床,擠上那趟能把他顛得散架的公交車,花兩個小時,從北五環(huán)晃到東三環(huán)的寫字樓。
晚上,再花兩個小時晃回來。
為了省錢,他戒掉了所有不必要的開銷。
午飯是公司食堂最便宜的套餐,晚飯是地下室小賣部里兩塊五一包的泡面。
![]()
他不再參加任何同事聚會,因為一杯幾十塊錢的咖啡,就夠他吃三天的晚飯。
他會拿出那十三本鮮紅的房產(chǎn)證,一遍遍地撫摸。
這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是壓在他身上最沉重的枷鎖。
每個月,他微薄的工資,除了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費,剩下的都要用來支付那十三套房子的物業(yè)費和取暖費。
這些費用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壓得他喘不過氣。
他無數(shù)次地問自己,到底是對是錯。
有一次,他深夜里實在扛不住了,給母親打了個電話。
電話那頭,母親沒有責備,只是疲憊地嘆了口氣:“兒子,你要是錢不夠了,就跟家里說。別一個人在外面硬扛著……”
聽到母親的聲音,李峰的眼淚“刷”地一下就流了下來。
他像個孩子一樣,對著電話嚎啕大哭,把這段時間所有的委屈、壓力和恐懼,都宣泄了出來。
市場的反饋,更是對他無情的嘲弄。
2009年,國家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推出了四萬億的救市計劃。
北京的房價應聲而起,迅速收復失地,并且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超過了08年的高點。
可這股熱潮,傳導到燕郊這個“睡城”,卻顯得異常緩慢。
一年過去了,燕郊的房價非但沒漲,反而因為新開的樓盤太多,還陰跌了一些。
李峰買的那個樓盤,入住率不足兩成,晚上放眼望去,依舊是漆黑一片。
他當初那些賣掉北京房產(chǎn)的朋友,如今一個個都成了人生贏家。
一個曾經(jīng)勸過他的同事,在一次偶然碰面時,半開玩笑半炫耀地問他:“峰子,我那房子又漲了一百萬!你那十三套‘鬼城’別墅,解套了嗎?”
李峰只能尷尬地笑笑。
他開始瘋狂地懷疑自己。
也許自己真的錯了,錯得離譜。
他不該賣掉北京的婚房,不該和王靜分手,更不該把所有的身家都砸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他甚至開始在網(wǎng)上查詢如何“斷供”,如何申請“破產(chǎn)”。
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煉獄。
他就像一個在茫茫大海中,守著一艘漏水破船的船員,看不到任何陸地的跡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點點下沉。
轉機發(fā)生在2010年底。
一紙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限購令,像一塊巨石,砸進了滾燙的樓市。
擁有北京戶口或連續(xù)五年社保,成了橫亙在無數(shù)“北漂”面前的一道天塹。
被這道天塹擋住的、龐大的購房需求,像決堤的洪水一樣,瘋狂地涌向了環(huán)京地區(qū),首當其沖的,就是與北京僅一河之隔的燕郊。
燕郊的房價,一夜之間,從沉睡中驚醒,開始坐上火箭。
李峰甚至不記得是從哪一天開始的。
他只是發(fā)現(xiàn),租住的地下室里,開始有新搬來的鄰居,打聽的不是別處,正是燕郊的房子。
他每天乘坐的公交車,變得越來越擁擠。
那些曾經(jīng)門可羅雀的售樓處,變得人滿為患。
他打開房產(chǎn)網(wǎng)站,驚愕地發(fā)現(xiàn),燕郊的房價,從三千、四千,一路飆升到八千、一萬……
到了2011年下半年,他買的那個小區(qū),二手房掛牌價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地站在了一萬五以上。
十三套房,總價值從當初不到三百萬,暴漲到了近兩千萬。
李峰,這個在地下室蟄伏了三年的“傻子”,一戰(zhàn)封神。
他成了親朋好友圈子里一個神話般的人物。
父親激動得在電話里老淚縱橫,連說了三個“好兒子”。
昔日嘲笑他的同事,紛紛登門拜訪,一口一個“峰哥”、“李總”,變著法地請他吃飯,向他討教投資秘訣。
無數(shù)房產(chǎn)中介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打爆了他的電話,勸他趕緊趁著高點套現(xiàn)離場,落袋為安。
所有人都認為,李峰的苦日子到頭了。
他接下來的人生劇本,應該是賣掉幾套房子,換回上千萬現(xiàn)金,回到北京,在國貿旁邊買一套大平層,買一輛保時捷卡宴,然后迎娶一位更年輕貌美的白富美,從此走上紙醉金迷的人生巔峰。
在一個專門為他慶祝“苦盡甘來”的家庭飯局上,親戚們輪番向他敬酒,贊美他的眼光和魄力。
父親喝得滿臉通紅,舉著酒杯,聲音洪亮地宣布:“我兒子,有出息!這回,咱把燕郊那破地方的房子都賣了!回北京,買別墅!咱再也不過那種提心吊膽的苦日子了!”
李峰一直默默地聽著所有人的勸說和恭維,臉上帶著一絲與這熱鬧氣氛格格不入的平靜。
他喝光了杯中的酒,許久沒有說話。
最后,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他放下了筷子,看著滿臉驕傲的父母,用一種異常清晰的語氣,說出了那個讓整個包廂瞬間石化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