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雖然標榜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但時至今日,四十多位總統之中,僅有一位會說漢語。然而,此人卻靠著欺詐,在中國大發橫財,撈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此后,他投身政治,最終問鼎白宮,成為美國的總統。然而,此人的能力并不突出,在經濟危機面前束手無策,最終黯然下臺。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
一、東方“淘金”
此人名叫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即美國第31任總統。許多人可能聽過這個名字,在中學課本“羅斯福新政”的篇章中,胡佛在競選總統時承諾,會使“家家鍋里有一只雞,家家有一輛汽車”,然而他的承諾卻成為虛言。
與繼任者羅斯福相比,胡佛的家境并不好,他早年間父母雙亡,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卻因無法支付學費,而被迫暫時中止學業。直到1891年,在賺足學習費用后,胡佛才進入斯坦福大學學習,攻讀地質學專業。
大學畢業后,胡佛的工作也不太順利,幾經輾轉,他在1899年,進入英國礦業巨頭墨林采礦公司,然后與新婚妻子踏上了前往東方的“淘金”之路。當時正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胡佛與德璀琳“合作”,騙取了開平煤礦的控制權,從而大發橫財。
![]()
二、投身政治
胡佛在辭職后,墨林公司以20%的股份吸引其入伙,之后,他以墨林合伙人的身份在世界各地從事礦業開發,比如澳大利亞的鋅礦、緬甸的銀礦。1913年,胡佛回到美國,在舊金山開設了總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礦產、冶金等工程。
到1914年的時候,胡佛已經成為擁有400萬美元的富翁。一戰爆發后,胡佛廣泛參與社會事務,一方面幫助滯留在歐洲的美國人重返家園,另一方面為比利時、法國北部的數百萬的平民提供糧食,這為他積累的大量聲譽。
1917年5月,胡佛被威爾遜總統任命為糧食總署署長,接著又參與組建美國救濟署,還作為經濟顧問,跟隨威爾遜總統參加凡爾賽會議。1920年,胡佛加入共和黨,并從第二年開始擔任了八年的商務部長。
![]()
三、黯然下臺
1928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胡佛作為共和黨的候選人,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紐約州民主黨州長阿爾弗雷德·E·史密斯。然而,胡佛“時運不濟”,緊接著而來的就是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隨著華爾街股市的崩盤,經濟大蕭條拉開了序幕。
雖然胡佛也采取了很多項措施,但卻沒有挽回經濟的頹勢,這導致他的聲望嚴重受損。1932年的選舉中,胡佛的列車和車隊經常被投擲雞蛋和爛水果,最終他遭到了慘敗,只拿到了39.7%的普選票以及531張選舉人票中的59張。
下臺后的胡佛并未徹底淡出政治舞臺,他還在杜魯門政府、艾森豪威爾政府中擔任行政部門組織委員會主席。1964年,90歲的胡佛病死。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中國工作生活期間學會了漢語,經常與妻子用漢語對話,另外他還取了一個中文名,即胡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