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丘市委宣傳部、商丘市文明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移風易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省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安排,堅持統籌聯動、破立并舉、守正創新,圍繞宣傳教育、典型引導、豐富活動等工作重點,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重要陣地,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全市各地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與時代相適應的新習俗新風尚正在逐步形成。2025年8月28日至29日,全省移風易俗工作交流活動在商丘舉辦。
為充分運用全省移風易俗工作交流活動成果,引導全市學習借鑒各地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營造廣泛弘揚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崇尚科學的社會文明新風,即日起開設《推進移風易俗 倡導文明新風》專題,對河南省移風易俗典型案例和優秀文藝作品進行廣泛展播,以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助力基層高效能治理,為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商丘絢麗篇章貢獻文明力量。
河南省移風易俗典型案例:
用“一巷一廳一游園”為愛護航”
鶴壁市山城區通過打造愛情小巷、婚姻登記大廳、婚俗改革游園三大宣傳陣地,用好志愿頒證師、志愿輔導員、志愿宣講員三支志愿服務隊伍,組織開展相親大會、舉辦集體婚禮、推廣簡約婚宴三類實踐活動,有效地破除了婚俗陋習,改變了群眾的婚俗觀念,倡樹了文明新風,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2022年6月,山城區被河南省民政廳確認為全省婚俗改革試驗區。
做法
項目化實施,打造三大宣傳陣地,為愛“保溫”。
為深化拓展移風易俗宣傳陣地,山城區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將移風易俗與傳統文化、綜合服務相融合, 精心打造了 “一條小巷、一個大廳、一個游園 ”三位一體的移風易俗宣傳矩陣,圍繞群眾需求,利用七夕節、國慶節等定親結婚高峰期節慶時段,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結婚嫁娶服務等,將婚嫁新風送進千家萬戶。
![]()
愛情小巷
愛情小巷以婚俗新風為主題,以 “相遇、相愛、相守、相扶”為主線,融入 “人面桃花”“梁祝化蝶 ”“鵲橋相會 ”“喜結連理 ” 四個經典故事,一步一景,散 發濃郁浪漫氣息;一站式婚姻登記大廳集婚姻登記、婚介、婚慶、婚育四項服務于一體,便民服務惠新人;移風易俗游園涵蓋宣傳長廊、相思樹、告白墻、時光隧道等四個幸福驛站,圖文并茂,內容豐富。成為全市首個以移風易俗 為主題的網紅打卡地。
全方位動員,用好三支志愿隊伍,為愛“升溫”。
為充分匯聚力量,山城區建立健全特邀頒證師、特邀咨詢師、特邀宣講師等制度,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移風易俗工作,成立了由領導干部、心理咨詢師和社區網格長等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移風易俗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深入開展為新人頒證、法律 咨詢、情感輔導等志愿服務,將婚俗改革工作主動向基層、社會延伸服務。
同時,志愿服務隊還定期走村入戶、走街串巷,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大力倡導 “婚事簡辦、新事新辦、幸福靠雙手奮斗” 的新時代婚嫁觀念。2023年以來,依托三支志愿隊伍,共為800余對新人頒證,開展婚前輔導600余次,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和《舉辦文明節儉婚禮倡議書》等1.2萬余份。
常態化推進,開展三類實踐活動,為愛“減負”。
為有效解決廣大青年婚戀交友的現實問題和迫切需求,破除婚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山城區充分發揮宣傳部、共青團、婦聯、民政局等職能部門的作用,積極搭建婚戀交友服務平臺,通過常態化組織開展相親大會、舉辦集體婚禮、推廣簡約婚宴等實踐活動,為適婚青年 “牽線搭橋 ”,引導、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
婚姻咨詢師開展情感輔導志愿服務
2023年5月20日,以 “零彩禮、零浪費、零婚鬧 ” 的形式舉行了首屆集體婚 禮,來自全區各行各業的新人代表在親朋好友和廣大群眾的見證下,心手相牽步入婚姻殿堂,開啟幸福生活。集體婚禮逐漸成為了山城區 “讓婚姻始于 ‘愛 ’,讓彩禮歸于 ‘禮 ’”的婚俗新風特色品牌。 2022年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相親大會,幫助90余對青年才俊成功牽手。
經驗
豐富宣傳載體,創新方法是關鍵。
創新打造“一巷一廳一游園 ”移風易俗宣傳陣地,賦能結婚嫁娶綜合服務,在潛移默化中倡樹文明健康婚俗新風。在村鎮廣泛設立宣傳文化墻,張貼 “移風易俗”公益廣告和 “鄉村光榮榜” ,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形成社會共識。抓媒體宣傳,營造輿論氛圍。
![]()
山城區舉辦集體婚禮
在 “掌閱山城 ”微信公眾號開設《文明我先行》《身邊好人》等互動欄目,發布《山城區婚俗改革倡議書》,全方位多角度普及移風易俗知識,廣泛傳播移風易俗理念。抓文藝宣傳,沁潤文明新風。
發布《山城文明新篇章》《石林鎮溫家溝村約錦言三句半》等短視頻,利用送戲下鄉、消夏晚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倡導文明新風尚,使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
強化隊伍建設,凝聚力量是保障。
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注重發揮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作用,通過建強三支隊伍(特邀頒證師、咨詢師、宣講師),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移風易俗工作新格局。
頒證師為愛護航。特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道德模范等組成頒證師隊伍為新人頒發結婚證,分享婚姻家庭相處之道,引領新人們自覺樹立“重登記、強責任、崇節儉”的婚俗理念。
咨詢師為愛升溫。組建由 “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律師 ”等專業社會力量組成的咨詢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婚前輔導、婚姻家庭關系、離婚調解、法律咨詢等婚姻家庭咨詢服務,進一步提升婚姻幸福指數。
宣講師為愛添彩。組織先進典型、好人代表、文明家庭成員等群體為宣講隊伍,深入農村社區、廠礦企業、廣場樓院,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移風易俗系列主題宣講,讓移風易俗既有 “力度” 又有 “溫度”。
推動常態長效,完善機制是根本。
強化制度約束,指導全區100個村(社區)健全完善 “一約四會” ,將婚事新辦、喪事簡 辦、抵制天價彩禮、反對鋪張浪費等移風易俗內容融入 “ 四會”章程, 在全區推廣移風易俗倡導標準,通過制度剛性約束培育 “崇儉尚德、摒棄攀比 ” 的社會新風尚。
深化群眾自治,廣泛開展鄉風評議,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和孝善理事會的作用,開展 “移風易俗好榜樣”“群眾組織好會長”等典型人物選樹活動,通過群眾推選、互評互議,實現 “身邊人管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良性循環。
堅持實踐推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制定移風易俗主題文明實踐活動計劃,常態化開展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傳統節日和重要節點,組織舉辦相親大會、集體婚禮,開展 “婚俗新風進萬家 ”等文明實踐活動,吸引群眾參與互動,促進思想共鳴,保障移風易俗工作常態長效。
來源:文明河南
編輯:趙婉
審核:揚 帆 江瀅
終審:江傳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