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蔡尚(左)在實驗室指導學生。 西湖大學供圖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明確部署,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指明了方向和路徑。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強調,“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必須堅持和運用好我們黨在各項改革實踐中一以貫之的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把握關鍵、融會貫通、系統集成,促進一體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堅持兩個導向
明確改革著力方向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做到有的放矢,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還要堅持目標導向,確保改革朝著正確方向前進,最終實現既定目標任務。
問題是改革的動因和著力點。解決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增強教育的育人能力、科技的驅動能力和人才的創新活力,是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重要任務。當前,我國教育領域存在著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銜接不夠、人才市場供需脫節的問題;科技領域存在著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人才領域存在著評價機制亟待完善、科研激勵有待增強、人才管理中的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亟須破除等問題。這些體制機制性問題的存在,導致我國高水平創新人才供給不足、人才創新活力潛力未能充分釋放、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不顯著,亟須深化改革、加快破除。各地各部門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應在把握普遍性問題的基礎上,找準本地區本系統存在的重點問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破題性的改革措施,“對癥下藥”“靶向治療”,著力解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增強改革的實效性。
目標是行動的方向和落腳點。對于教育而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對于科技而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于人才而言,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各地各部門應當基于上述目標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目標,以此確立實現目標的路徑、舉措和推進機制,在改革進程中實時監測目標完成情況,并根據新形勢新變化及時調整改革策略。
把握內在關系
推動改革協同貫通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必須把握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做到改革舉措相互貫通、各方主體協同發力,實現三者協調發展和共同提升。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有機整體,同屬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動能大系統”,共同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對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具有先導性功能;人才是創新發展中最活躍、最具創造性的因素,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推動者,對教育發展和科技創新具有支撐作用;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和國際競爭的決定性力量,對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具有牽引作用。因此,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一體發展,是遵循三者內在關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中國式現代化內在驅動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迫切需要。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既要遵循三者各自特點和發展規律,更要強化統籌謀劃、協調聯動、一體推進,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一是保持改革取向一致。必須堅持一體統籌推進,確保三者改革取向協調一致,推進教育改革必須適應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科技創新需要,推進科技改革必須兼顧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推進人才改革必須有利于提高科技創新效能和支撐教育發展。二是推動改革協同聯動。必須堅持上下協同、條塊聯動、形成合力,推動改革措施協同貫通、相互支撐、相得益彰,增強“一體改革”系統效應。三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加大對教育科技人才領域的資源投入力度,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資源要素供給,有效解決資源配置不優、三者銜接不暢等問題,促進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注重系統集成
增強改革整體效應
堅持系統觀念、注重系統集成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要求。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本質上就是要強化系統集成,增強改革的整體效應,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
當前,高等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的矛盾問題更加復雜尖銳,改革的關聯性互動性也越來越強,對系統集成要求必然越來越高。推進一體改革、注重系統集成,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和辯證思維,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出發,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總牽引,正確處理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中的全局與局部、宏觀與微觀、當前與長遠、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破除地區、部門、行業體制機制壁壘,促進改革目標相互兼容、改革舉措協調配套、政策取向協同一致,做到既為一域爭光也為全局添彩。要找準教育、科技、人才的“最大公約數”,破除三個領域在價值取向、一體協同、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困境,防止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掣肘,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共同制訂改革方案、一體推動改革落實,實現目標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形成“1+1+1>3”的系統效應。
注重系統集成,重在一體推進,要在敢作善為。一要構建一體改革領導機制。各個層面應建立健全一體改革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統籌三個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制定和制度建設。完善一體改革決策機制、推進機制、探索機制、糾偏機制和集成機制,確保改革統籌有力、運行高效。二要構建一體改革協同機制。打破職能界限、破除利益藩籬、消除行政掣肘,強化不同地區、部門、領域協調配合,有效激發改革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推動改革握指成拳、合力攻堅、同頻共振,增強改革方向一致性、改革實施聯動性、改革成果集成性。三要構建一體改革治理機制。科學制定改革任務書、時間表、優先順序,明確各項改革實施主體和責任,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實。完善權責協同、資源配置協同等機制,有效化解一體改革中的目標沖突、利益分歧、權責不清、資源競爭等矛盾,強化重大改革實施中的動態監測和問題處理,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是增強中國式現代化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復雜艱巨任務。只有把思想與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上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才能推動一體改革取得實績實效,更好地促進教育、科技、人才實現良性循環和整體躍升,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作者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05日 第05版
作者:宋本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