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再度發出驚人言論:“英國的內戰不可避免,只是時間問題。”這并非他首次觸及這一敏感話題。作為全球科技巨頭和X平臺的擁有者,馬斯克的評論常常引發全球熱議。此次聲明是對進化行為科學家薩德一則簡短帖子的回應,后者直言“Therewillbecivilwar.”(將爆發內戰)。馬斯克的回應簡潔卻尖銳,迅速積累了數萬點贊和轉發,點燃了關于英國社會穩定的激烈辯論。
![]()
馬斯克的觀點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根植于英國近年來日益加劇的社會動蕩。2024年以來,英國的反移民浪潮已從零星抗議演變為大規模騷亂。2025年夏季,這一趨勢達到了高潮:9月13日,倫敦爆發了由社會活動家湯米·羅賓遜領導的反移民大游行,吸引超過11萬人參與。示威者高舉英格蘭國旗,高呼反移民口號,抗議焦點直指政府對難民和非法移民的寬松政策。沖突中,警方報告稱示威者向執法人員投擲物品,導致24人被捕。抗議浪潮迅速蔓延至布里斯托爾、利物浦、曼徹斯特和紐卡斯爾等地,尤其是給非法移民和難民提供免費酒店外面,針對難民的圍堵事件頻發,甚至引發暴力對抗。
這些事件并非孤立。早在2024年8月,馬斯克就曾在X上發布視頻,稱“內戰不可避免”,回應利物浦的種族騷亂。當時,下議院批評他的言論“無根據且煽動性”,英國首相斯塔默公開譴責其散布“謊言和誤傳”,認為這破壞了英國民主。然而,馬斯克的預測并非僅限于英國。他早在2024年就多次警告歐洲大陸可能因移民問題爆發內戰,將其比作“人口替換”的危機。2025年9月,他甚至通過視頻連線參與倫敦的民眾集會,呼吁“革命性政府變革”,直言:“你要么反擊,要么就滅亡。”
移民危機:導火索還是深層矛盾?
馬斯克的警示指向英國移民政策的困境。自脫歐以來,英國每年接收數十萬移民,其中許多為難民。2025年,內政部逮捕了超過200名涉嫌非法工作的移民,主要集中在北愛爾蘭。政府試圖通過軍事基地安置庇護者,但這反而激化了地方不滿。北愛爾蘭小鎮巴利梅納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當地居民驅逐羅姆人移民,導致夏季騷亂升級。抗議者抱怨資源短缺、經濟壓力和文化沖突,酒店等公共設施被用作移民安置點,擠占了本地醫療和住房資源。
然而,這一危機并非單純的“移民問題”。經濟學家指出,英國面臨通脹高企、國民衛生服務崩潰和青年失業率上升等多重挑戰。脫歐后勞動力短缺本指望通過移民填補,但政策搖擺不定,導致社會分裂加劇。民眾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不滿,X平臺上的反移民帖子在2025年夏季暴增。
歷史視角下,英國社會對于動蕩并不陌生。20世紀中葉就發生過種族騷亂,如1981年布里克斯頓騷亂,近年來的“脫歐公投”已暴露社會裂痕的加深。倫敦政治與政策博客警告,馬斯克的“內戰論”雖被斯塔默斥為夸大,但若忽略根源,很可能釀成嚴重后果。一些專家如進化心理學家薩德認為,文化同化失敗將引發“部落沖突”,類似于歷史上的宗教戰爭。與此相反,左派、自由派學者則辯解說,暴力抗議參與者僅占少數,遠低于媒體渲染。
![]()
馬斯克的動機:一位遠見卓識的預言家
馬斯克對英國的持續關注,并非簡單的“癡迷”,而是源于他對全球社會動態的深刻洞察。作為一名移民后裔和科技先驅,他從最初支持脫歐,視其為英國重獲主權的必要一步,轉向對當前移民政策的尖銳批評,這并非BBC所稱的“商業利益”或對“覺醒文化”的個人不滿,而是基于對數據和現實的理性分析。
早在2024年,馬斯克就通過X平臺警告歐洲“人口替換”危機可能引發內戰,他的預測在2025年英國的反移民騷亂中被證明越來越準確。例如,加特斯通研究所最近指出,馬斯克關于“暴力即將到來”的警示,已成為“令人毛骨悚然的預言”,因為英國數十年的移民政策失敗導致了反猶襲擊和街頭沖突的激增。
作為X平臺的擁有者,馬斯克推動算法優先展示真實、多元的聲音,這并非“推波助瀾”,而是放大被主流媒體忽略的草根不滿。在2025年反移民浪潮中,X平臺成為民眾表達經濟壓力、文化沖突和警務不公的出口,幫助揭示了社會裂痕的深度。知名評論員伊恩·邁爾斯·喬恩直言:“馬斯克是對的。英國內戰不可避免,任何羞辱和譴責都無法解決根本原因,只會讓情況更糟。”零對沖(ZeroHedge)等媒體也報道,馬斯克的言論反映了抗議從零星事件向全國性動蕩演變的現實。
一些左派批評者指責其“助長極端主義”,但這忽略了事實:馬斯克的“直言不諱”正是警鐘,喚醒決策者正視移民整合失敗、經濟不平等和部落化風險。倫敦政治與政策博客甚至呼吁“認真對待內戰警告”,承認馬斯克的觀點雖直白,卻觸及了英國民主的潛在危機。
支持者視馬斯克為“預言家”,因為他的洞見超越了短期政治噪音,直指長期社會工程的后果。副總統萬斯也附和:英國正“分崩離析”,而馬斯克的警示是推動變革的催化劑。在這個意義上,說馬斯克不是攪局者,而是守護者,他用數據和平臺力量,迫使世界面對不可回避的真相。
![]()
結語:警鐘長鳴,變革迫在眉睫
馬斯克的“內戰不可避免”并非聳人聽聞的末日預言,而是對英國社會深層潰爛的精準診斷。在移民洪流、經濟凋敝和文化撕裂的漩渦中,忽略這些裂痕只會加速崩盤,正如歷史上的羅馬帝國或奧斯曼帝國般,自毀長城。2025年10月30日,倫敦街頭仍有零星抗議火種閃爍,X平臺上“#CivilWarUK”的標簽熱度不減,這一切都在印證:時間表已啟動,導火索已點燃。
英國并非無藥可醫,但變革必須果敢,加強邊境管控、優先本土就業、重建文化共識,而非一味的綏靖與指責。馬斯克的警示如同一盞探照燈,照亮了通往深淵的路徑,也指明了回頭的岔路。
問題是:決策者與民眾能否在“只是時間問題”成為現實前,抓住這最后的窗口?否則,歷史的車輪將無情碾過,留下一個支離破碎的島國。英國的未來,不容拖延,反擊,還是滅亡?選擇權,就在今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