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映桂,鐵脈鎏金。金秋十月的重慶江津支坪片區塔吊林立、機聲隆隆,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放眼望去,提羅路連接的10.24萬平方米廠房區鋼結構拔地而起,現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上千名建設者精神飽滿、干勁十足。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加快實施,由在漢央企中國一冶承建的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先進機電裝備和物流產業園項目(一期)項目建設正按下“快進鍵”,以昂揚姿態扛起西部智造崛起使命,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作為重慶市重大標志性工程之一,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5月開工以來,中國一冶團隊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交付”為目標,聯合建設各方凝心聚力、奮勇攻堅,接連實現土方挖掘、首樁首槽驗收、樁基工程等節點,現場正以“人停機不停,工序無縫銜接”的攻堅態勢持續發力,全線鋪開8棟廠房主體結構施工,擎起“沖刺四季度”高質量建設強悍引擎。
紅色引擎促攻堅
“我們以黨支部建設推動團隊建設,以團隊建設強化工程質量提升。”走進項目現場,班組紅黑榜每日更新,勞動競賽、“紅色夜校”“主題黨日+安全教育”活動周期開展。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黨支部深入推進“黨建+施工”“黨建+技術”工作模式,圍繞施工建設,劃分5個黨員責任區,成立黨員突擊隊、青年先鋒崗扎根作戰,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項目建設的硬核動力。
在標準廠房A地塊建設中,項目黨員帶領攻堅小組駐場作戰,不斷優化施工工序,將鋼筋綁扎和模板支撐工效提升10%,樁基工程提前10天完成階段目標。圍繞技術創新,項目黨支部組織多次“黨員創新攻關”活動,推廣BIM技術與裝配式施工,多角度、多層次提升建設管理質效,完成數字化建模面積超1萬平方米,累計解決施工沖突問題20余項,以黨建引領項目建設駛入黃金“快車道”,讓紅色動能在建設一線持續迸發。
創新賦能提質效
面對8個工作面,上百個工作點同步推進的交叉局面,項目團隊深度應用視頻、數據監控系統協調進度,重點區域、設施24小時監控無盲區,數據采集輔助建設進度、精度提升,實現材料、設備、人員動態一屏掌控,助力項目建設“智”效提速。
9月初,項目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憑借全場地應用的信息化自動監測系統與姿態校正系統,團隊統籌動態監控、變形預警、參數調整,保證地層擾動控制在±3毫米以內,顯著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可控性。依托“質量月”活動,項目技術小組集中攻堅主體結構工藝,經過多次樣板測試,在兩周內完成“方案—實驗—改進—成版”的閉環流程,將施工誤差率降低了35%,結構優化效率提升40%,為主體結構施工夯實根基。
目前,項目已建成覆蓋全場的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形成2個施工優化方案,通過持續更迭新技術、更新新數據、完善流程體系,確保項目節點穩步實現,為四季度攻堅打造“協同高效、精準可控”的沖鋒陣地,以技術擦亮西部智造項目的品質名片。
![]()
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以人為本聚合力
走入項目現場,職工休息區、清涼驛站、應急醫療點及心理關懷角設立全面規范。
據了解,通過“硬件更新+文化建設”雙推進,項目部逐步健全關懷設施,陸續開展趣味運動賽、廉潔文化宣傳、節日送溫暖等活動,將“平安建設”“溫暖施工”融入建設一線。針對農民工群體,項目部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和法律知識宣講,邀請勞動監察、消防、醫療等部門現場授課,累計培訓超60場次,覆蓋工人近2000人次。同時通過開展“工友談心日”“勞動競賽表彰會”“銀行進工地”等活動,為項目高質量建設凝聚整體合力。
眼下,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先進機電裝備和物流產業園項目(一期)項目建設已進入全年攻堅關鍵階段。中國一冶團隊表示,將緊緊圍繞“保安全、抓質量、搶進度、創精品”的總體目標,錨定四季度8棟主體結構全面封頂節點,動態調整資源配置,搶抓秋冬施工黃金期,確保各分項工程同步推進、穩步提速。(文/圖 周恬 王長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