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德富爾此番“補救”算是明白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路徑了嗎?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德方請求,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通電話。
王毅表示,中德關系發展的重要經驗是相互尊重、行動指南是合作共贏、正確定位是伙伴關系。王毅強調,中德歷史文化、社會制度不同,存在差異不可避免,雙方應堅持溝通對話、增進了解、消除誤解、鞏固互信,但不應搞“麥克風外交”,不能搞違背事實的無端指責。瓦德富爾表示,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系。
臨時取消訪華又主動打來電話,瓦德富爾這番操作有著怎樣的背景與啟示?
“只是推遲,不是取消”
3日,王毅應約同瓦德富爾通電話。王毅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德關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礎。中德需要制定更穩定、更可持續的政策框架,確保雙邊關系始終行進在正確軌道上。
瓦德富爾表示,德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化,愿同中方密切各領域交流對話,妥處分歧差異,推進德中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向前發展。王毅歡迎瓦德富爾適時訪華。
![]()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圖源:央視
瓦德富爾原定于10月26日訪華,卻在臨出發前取消行程。他表示,計劃“盡快”與中方通話,并重新安排訪華行程。談及原定行程取消時,他解釋說:“那只是推遲,不是取消。”
“德國政府與中方保持著長期的良好關系,我們始終準備好(與中方)對話。”瓦德富爾接受采訪時說。同時,他還談到了稀土問題,“我們致力于確保與中國在所有領域,包括稀土和芯片領域,實現公平貿易,并相信在北京也能找到合作伙伴。”
為后續接觸做準備
瓦德富爾來自德國總理默茨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據相關媒體報道,他推遲對華訪問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未能在中國安排足夠多的會談”。
在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歐洲學會副會長伍慧萍看來,在當前中歐圍繞稀土管制等經貿問題存在交流需求的背景下,德方期待通過更多高層對話發揮積極作用。
“此次中德外長的通話或可以被理解成為瓦德富爾后續訪華所做的準備,也凸顯出德方重視與中方的對話。”伍慧萍說,作為德國新政府上任后的首輪重要外交互動,瓦德富爾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被外界解讀為為更高級別的德國領導人訪華鋪路,因此盡管暫時推遲,德方仍有意推動高層互訪,以深化雙邊溝通。
推遲訪華引發爭議
訪華臨行前兩天突然宣布推遲行程,瓦德富爾的這一舉動在德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
德國執政聯盟中的社會民主黨議員批評此舉發出“不良信號”,不利于改善當前的德中關系。德國社民黨外交事務發言人阿赫梅托維奇表示:“在全球局勢緊張的背景下,與中國保持直接對話尤為重要。”他呼吁德國重新思考對華戰略,強調應以“對話、清晰思路和長遠利益”為導向,推動務實外交。
![]()
德國總理默茨。圖源:新華社
此外,根據德國官方統計,今年1月至8月,中國取代美國重新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有媒體指出,眼下德國總理默茨正在努力重振經濟,而外長取消行程讓這一計劃變得更加復雜。
伍慧萍認為,從德國自身來看,其外交政策近年來展現出更多雄心,希望在歐洲乃至全球事務中發揮領導作用。在處理對華關系時,德方也力求體現影響力,特別是在經貿等領域協調立場、化解分歧。
伍慧萍表示,德國國內政治壓力也不可忽視。社民黨一貫主張加強對華接觸,對推遲訪問提出批評。同時,在華德國企業高度重視兩國關系的穩定與發展,期待通過高層互訪鞏固雙邊經貿合作。因此,盡管遇到波折,德國繼續推進對華交往的動力依然存在。
瓦德富爾此番“補救”算是明白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路徑了嗎?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王若弦
編輯 王若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