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4日出版的《唐山勞動日報》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專欄首篇
以《樂亭大黑坨村描繪和美鄉村新圖景》為題
報道了我縣大黑坨村
從紅色宣講到產業興旺
從環境整治到民心凝聚
用一個個具體實踐
讓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內容
![]()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宣示了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定決心。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唐山踐行 “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 要求的重要遵循。
當前,全會精神正轉化為唐山大地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唐山勞動日報》今起開設“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專欄,以行進式、接地氣的報道,捕捉企業創新的突破、基層治理的實效、民生改善的溫度……記錄基層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生動實踐和創新探索。敬請關注。
![]()
紅土孕新機 振興譜新篇
樂亭大黑坨村描繪和美鄉村新圖景
秋日的樂亭大黑坨村,古槐虬枝輕搖,李大釗故居的青磚灰瓦在陽光下愈顯厚重。“蕙蘭”巾幗宣講隊隊長李秋梅正用鄉音向參觀者講解:“全會說要‘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咱村的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明!”作為李大釗的故鄉,這個紅色村莊正以鮮活實踐詮釋著黨的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
紅色基因的傳承,在村里有著最生動的表達。清晨的李大釗手跡館內,退休教師李云俠正帶著孩子們抄寫《青春》一文中的名句——“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全會強調‘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大釗精神就是咱的文明根脈。”他邊教邊說。村里創新推出“大槐樹下講故事”,將李大釗少年求學等事跡改編成生動的小故事在百年槐樹下講演,開展鄉村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七個到戶”宣講,今年已累計開展活動110余次,讓黨的創新理論走進田間地頭。游客王女士深有感觸:“不是刻板說教,而是跟著講解員看故居、聽故事,全會說的‘傳承紅色基因’在這兒看得見摸得著。”
產業振興的圖景在沃野上徐徐鋪展。村東的1700畝精品果菜基地里,種植大戶李靜正忙著采摘墨綠的黃瓜。“以前愁銷路,現在村黨支部牽頭搞‘黨支部+客商+農戶’模式,不僅有固定收購商,游客采摘還能多賣錢。”她笑著算起賬,“今年一斤多賺一塊二,這就是全會說的‘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村里還利用閑置場院,引進光伏發電項目,加上智慧供能項目,村集體年收入新增17萬多元。駐村書記趙書明指著規劃圖:“我們正按照全會‘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求,把紅色旅游和綠色農業串起來,讓鄉親們的腰包更鼓。”
鄉村治理的創新讓民心更齊。午后的村委會大院里,“街長”劉大爺拿著記錄本核對垃圾清理情況:“我管的這條街12戶,現在家家戶戶都自覺打掃好自家房前屋后,環境能不好?”村里建立“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網格,推出“街長制”管理模式,黨員干部帶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0余件。村民李大叔對此贊不絕口:“前陣子家里水管故障,網格黨員當天就聯系解決了,這就是全會說的‘堅持人民至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村民們正練習毛筆書法,將家鄉新貌寫入詩歌中,用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涵養文明鄉風。
夕陽西下,古槐的影子拉得很長。農戶忙著給果蔬打包,志愿者在清掃街道,一幅和美鄉村的畫卷鮮活生動。村黨支部書記范紅立望著村容村貌感慨道:“全會指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我們就是要守好紅色根脈,抓實產業發展,讓大釗故里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從紅色宣講到產業興旺,從環境整治到民心凝聚,大黑坨村用一個個具體實踐,讓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正如村口的古槐年年抽新枝,這片浸潤著紅色基因的土地,正在新時代的春風里煥發蓬勃生機。
通訊員:肖丹陽
來 源:唐山勞動日報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