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領導人釜山會晤達成暫停關稅戰與出口管制等突破性共識,特朗普稱中美會談成果巨大。但暫停而非取消的條款、未解的技術封鎖與G7火速組建關鍵礦產聯盟,是否意味著這僅是暴風雨前短暫的喘息?一年休戰期滿后,中美將迎來更深層次的合作還是更激烈的博弈?
中美元首會晤之后,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興致勃勃地給中美釜山會晤打出"12分"。會晤結束后,中國商務部公布了談判成果。
美國暫停對華芯片出口管制的50%穿透性規則一年、暫停對華造船業301調查一年,同時取消了對中國商品征收的10%"芬太尼關稅",之前加征的24%對等關稅也將繼續暫停一年。
作為回應,中國承諾在本季至明年1月期間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并答應未來三年每年采購2500萬噸。
![]()
除了關稅暫停,在TikTok、英偉達和高通等敏感科技問題上,美國也同意繼續合作。這些領域原本是特朗普政府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的重點目標,如今卻暫時收手,說明美國經濟承受的壓力已經超出了政治對抗的沖動。
在談判中,中國的稀土王牌,也展現了其戰略價值。中美會談后,中方宣布同意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
這應該是此次會談最大的成果,不過,美國出爾反爾是常態,所以以防萬一,中國豈能不留后手?
我們注意到,中方只是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且為期一年,這意味著更早的管制規定仍然有效,這種"暫停而非取消"的做法,既給了美國面子,又保持了足夠的威懾力。
和中國預想的一樣,美國一邊和中國談判,一邊想方設法的在全球搜刮稀土。
在中美達成協議的同一天,G7集團在加拿大多倫多簽署了成立"關鍵礦產生產聯盟"的協議。這一時間點的選擇絕非巧合,而是西方世界預謀已久的"B計劃"。
![]()
根據披露的細節,該聯盟計劃對稀土設定最低價格下限,并對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征收高額關稅,同時限制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礦產。
但這一聯盟的內部并非鐵板一塊,從今年6月提出構想至今,各國圍繞協議細節爭論不休,一方面擔心有成員國鉆空子私下與中國合作,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西方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深度焦慮。歐盟內部已經出現不同聲音,擔心這種對抗性舉措會損害自身產業發展。
而從2018年貿易戰爆發至今,美國MP Materials公司耗時七年仍無法實現高純度稀土的規模化量產,其在非洲的精煉廠也因為技術問題一再推遲投產。
中國不僅掌握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權,更在提煉技術上建立了難以逾越的壁壘。G7國家試圖通過"關鍵礦產生產聯盟"來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時,它們面臨的是一個殘酷現實,沒有中國的技術配合,重建稀土供應鏈至少需要十年。
近日,有記者針對G7國家在稀土方面所做的舉措對中國進行提問,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國對出口管制體系進行規范和完善,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同時表示"對于歐盟保障供應鏈穩定和企業利益的關切一直抱持正向了解、積極磋商的態度"。并提醒G7國家,摒棄“脫鉤斷鏈”的錯誤做法,增進理解互信,保持開放合作才是正確做法。
![]()
美西方很清楚,想要在稀土方面實現“去中國化”是不可能實現的。在這里也提醒美國,中美此次達成協議的所有條款,有一個關鍵詞反復出現:"暫停一年"。
這說明無論是關稅暫停、出口管制暫停還是行業調查暫停,都表明這并非終戰,而只是一次臨時停火。
一年后,中美是加深合作,還是繼續對抗,完全取決于美國的態度和做法。美國千萬不要以為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開展礦產合作,就有了翻臉的籌碼。
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仍沒有解決,未來一年也將成為關鍵的博弈緩沖期。中國需要利用這個窗口加速核心技術攻關和供應鏈多元化,特別是在芯片制造和關鍵礦產提煉技術上鞏固優勢。
而美國即便抓緊時間推進"關鍵礦產聯盟",試圖構建去中國化的供應鏈體系。但注定了徒勞。稀土提純技術突破非一日之功,MP Materials公司的前車之鑒已經證明,沒有中國的配合,西方在稀土領域很難快速取得進展。
![]()
這場世紀博弈的下一回合,將在一年后見分曉,或許,都等不到一年。
美國需謹記中國的提醒,珍惜磋商成果,制造沖突不是強硬的象征,而是短視的做法,大國要有大國的但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