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第一次發動關稅戰到現在,美國輸掉了什么?
參議院民主黨的報告如同一枚重磅炸彈,在國會山掀起波瀾。原因是這份文件措辭嚴厲,直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即認為他發起的對華關稅戰爭走向全面失敗,不僅如此,還導致美國籌碼盡失,反而增強了中國的底牌。
(民主黨發布報告,指責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導致美國籌碼被削弱,反增強中國底牌)
![]()
而得出該結論的依據,是因為美國制造業已連續四個月流失4.2萬個工作崗位!
當然,通脹情況同樣觸目驚心:自4月特朗普宣布全面關稅以來,美國通脹率持續回升,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增長3%,創下2024年5月以來最高紀錄。反觀中國,9月份對非洲出口激增56.4%,對東南亞出口增長15.6%,對歐盟出口增長14%。
更令人憂心的是,美國之所以發動關稅戰,目的就是消除中美貿易逆差,然而,2018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為3233億美元,數年后,這一數字不降反增,達到3361億美元。這一結果讓外界大感意外。
以上數據所體現出來的嚴峻性,就連最堅定的對華鷹派也不得不陷入沉思。
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在聲明中直言不諱:“特朗普正在將美國的長期繁榮和安全置于危險之中,希望美政府能夠立即改變對華關稅戰路線,否則,這就是對所有美國人的“背叛”。
(在美國不斷包圍封鎖下,中國技術不斷提升,芯片格局已出現轉變)
![]()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在近日的講座中精辟指出:“美國如果試圖通過競爭、遏制甚至壓制中國來阻止中國的發展,從長期看是無效的。”
其實,站在美國角度來看,他們有著先進的半導體技術、領先的經濟優勢,有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美元、同時還有足夠多的盟友,隨時可以組成聯盟發起圍剿行動。比如《貨幣四方聯盟》,就是以美國為主導的盟友體系對中國建立起來的貿易壁壘。
可是,關稅戰下,美國的半導體技術封鎖反而加強中國突破的決心,從7.5萬孔高精度鉭靶材量產,打破美國壟斷,再到“長纓”系統集成框架和芯片存儲速度提升100萬倍……這一切都說明,中國半導體產業在美國重壓下逐漸補上一塊塊短板。
更不用說關稅背景下不斷加速的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就連最親密的盟友澳大利亞、歐盟也紛紛擺脫對美元的依賴,轉頭增持人民幣。可想而知,這已經動搖到美國霸權根基。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為特朗普發聲,將矛頭直指民主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