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宋史的時候,一開始不明白趙光義繼位后為啥忙著去打仗,按道理說他不應該先搞定內部的人事嗎?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后來想到趙光義沒有哥哥趙匡胤的威信,趙匡胤在軍隊有很大的威望,文武大臣也對趙匡胤敬服,而趙光義如果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江山是坐不穩的。
樹立威信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仗,于是他親率大軍攻遼,如果勝利了自然是證明自己有雄才大略,從而樹立起個人的威望。
個人野心與政治需求可以理解,但奈何能力跟不上,他誤判了宋遼的軍事形勢,結果一敗涂地,他后來重文輕武、求和遼國,以及早逝,都跟他的軍事失敗有關。
駕馭千軍萬馬,從來不是我坐了那個位子就能行了。
![]()
有個朋友找我聊天,說老板讓他做個項目,人員來自好幾個部門,有些人根本不熟悉,都不是省油的燈,他自己覺得很難把這些人管理好。
我問他怎么辦,他表示準備一對一溝通,爭取說服大家。“你這樣太耗費時間,也把別人想得太傻太好了”,我告訴他這樣肯定行不通。
“第一,老板是有看你帶團隊能力的意思;第二,大家憑什么幫你成事呢?”
個人能力強,還能團結一伙人把事情做成,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而要想快速樹立你的威信,主要取決于你的判斷和水平,比如做項目時候你有清晰的思路,有好的辦法,大家在做事的過程中就自然會相信你。
等到事情終于做成功了,你也就成功了,原來對你不服氣的人都可能成為你的“兄弟連”。
![]()
核心四個字:事成人爽。
帶隊伍,這才是最有效率、最明智的策略。把事情做成是最重要的,在做事的過程中,不管上級還是同事都在觀察你,這就是你證明自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