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月的第一天,各家車企便早早的發布了10月份的銷量報表,其中零跑、小鵬、蔚來、吉利、嵐圖等多家車企月銷量均創出了歷史新高,而作為新能源的“一哥”,比亞同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數據,單月銷量達到了441706輛,年內總銷量超越了370萬輛。
![]()
這其中,方程豹品牌的表現尤為亮眼,單月銷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1052輛,環比增長28.7%,同比增長415.3%。方程豹之所以有此優異表現,首要功臣非鈦7莫屬,這款方盒子SUV在上市的首個完成月份交付了新車20024輛,而且由于頂配的四驅Ultra版銷量占比超過了85%,鈦7的成交均價超過了21萬元,繼漢、唐家族之后,比亞迪又一款新車在中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那么,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看,鈦7熱銷的密碼。
定價合理、不啰嗦
![]()
鈦7之所以能夠上市即熱銷,離不開“接地氣”的定價,在上市初,許多媒體對鈦7頂配版本的價格預測都在23-25萬元區間,而正式上市后,它的官方指導價格“僅”為17.98-21.98萬元。作為一臺中大型SUV,其定價比一些主流的合資中型/緊湊型SUV還要便宜(比如大眾途觀L的指導價格為18.68-26.68萬元),在消費者心里種下了“價格劃算”的潛在印象。
此外,不同于一眾車企從新車曝光到正式上市要經歷盲訂、小定、大定的繁雜“套路”,鈦7選擇了不做任何鋪墊直接上市,對于消費者而言,不用再去考慮定金能不能退、正式上市后的售價還能便宜多少等問題,這種“反常態”的做法反倒是為它贏得了好人緣。
產品力強勁無短板
![]()
當然,只是價格合理還不夠,鈦7本身的產品力也足夠強勁。兩款高配車型搭載了比亞迪DM-p超級混動系統,零百加速只需4.5秒,同時,它還有著190km的純電續航里程以及6.4L/100km的WLTC虧電油耗,換句話說便是跑的比別人快,吃的卻比別人少。
不止如此,像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前排中間氣囊、電動吸合尾門、可開啟式全景天窗、多層隔音玻璃、方向盤加熱、內后視鏡自動防眩目、50W手機無線充電、真皮座椅、前/后排座椅加熱/通風、多色氛圍燈等功能都是作為全系標準配置出現,不止是不存在“丐版”一說,配置甚至比一些新勢力品牌還要豐富。
設計是加分項
![]()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方盒子SUV造型都是硬派越野車的專屬,它們大都有著油耗高、動力弱的特點。而鈦7卻不同,它的定位雖不是純正的城市SUV(泛越野的定位),但其舒適性、能耗以及動力表現均達到了城市SUV的主流水準。
既然抹平了普通方盒子SUV的缺點,那么鈦7的設計就成了加分項,該車有著4999*1995*1865mm的車身尺寸,雖然后方小書包占據了一定的空間(去除之后實際車長大概在4850mm上下),但因為車身足夠寬以及足夠高,這讓它有著很強的氣場以及回頭率。
拋開外觀設計不談,鈦7車內空間的設計也很有想法,它的后排座椅放倒后幾乎與地臺純平,同時它還配有220V電源接口、車載冰箱、可開啟天窗等功能,很好的切中了大家對于床車的需求。
消費者對于比亞迪的認可
![]()
最后,比亞迪的技術以及品牌影響力也為鈦7的熱銷創造了前提條件。作為一臺平均成交價超21萬元的新能源車型,在市場中已然可以算得上是中高端車型,而消費者對這類車型最為看重的其實并不是其設計有多拉風亦或是配置有多豐富,品牌力以及技術才是能夠決定他們買車的首要因素。
![]()
再看回鈦7,這臺車搭載的DM-i/DM-p超級混動技術已經連續多年搭載在比亞迪唐、漢等車型上,技術成熟可靠,同時經過多代的優化,經濟性也是一直在提升,該車搭載的云輦-C智能底盤控制系統、智能防暈車、天神之眼-B等配置也在其他車型上被印證了并非噱頭。
還有,在比亞迪集團內部,方程豹的品牌定位其實是要略高于比亞迪品牌的,對于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感也是帶來了潛在的加成。
總的來說,在比亞迪漢、唐銷量走低之時,比亞迪也確實需要一款車型在20萬價位區間挑起大梁,于是方程豹鈦7來了,來的有些出乎預料,但考慮到這臺車的產品力和定價,倒也覺得合理。對此,你是否認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