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24日, 78歲的龍云在昏迷中溘然長逝。臨終前,他手指西南方向,口中喃喃自語,仰天長嘆許久。
龍云統(tǒng)治云南十八年,號稱"云南王"。
然而,當他的靈柩擬遷入八寶山革命公墓的消息傳出時,質(zhì)疑聲隨之而來。一個舊時代的軍閥,為何要躋身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
不過,一切的爭論,隨著周恩來親往吊唁時說的話,宣告結(jié)束:"龍云一生有三大功績,抗日、反蔣、聯(lián)共。"
從金沙江畔的少年到叱咤西南的巨頭,從蔣介石的階下囚到新中國的元勛。龍云的一生,對得起云南百姓,更對得起積貧積弱的中國。
那么,龍云是誰?他為何會引起爭議?他又是如何反蔣的呢?
![]()
金沙江武師
1884年,龍云出生在云南昭通炎山的松樂村,祖籍四川涼山金陽,恰好與出生地隔金沙江相望。
少年時的龍云,并未沉心讀書,反倒癡迷武術(shù),常年在金沙江兩岸流落,跟著馬幫習得一身好武藝,尤其擅長摔跤與搏擊。
1911年初,27歲的龍云和同鄉(xiāng)鄒若衡、盧漢流落到四川敘府。
當時,保路運動風起云涌,得知同鄉(xiāng)魏煥章在嘉定組建了千人武裝,三人當即前往投奔,從此踏上了軍旅生涯。
武昌起義后,云南于10月30日發(fā)動昆明起義,蔡鍔組建的滇軍援川軍隨即北上。
龍云的“嗅覺”異常靈敏,他聽聞滇軍進駐敘府,就立刻帶著老表盧漢投奔了第一梯團長謝汝翼。
此后,援川滇軍凱旋昆明,在謝汝翼的推薦下,龍云、盧漢得以進入云南陸軍講武學校第四期深造,龍云專攻騎兵科。
云南陸軍講武學校堪稱近代軍事人才的搖籃,朱德、葉劍英等都曾在此求學。
而兩年的系統(tǒng)學習,也為龍云補上了軍事理論的短板,使他從"草莽武夫"蛻變?yōu)闇受娛禄瞬拧?/p>
龍云畢業(yè)前夕,還有個小插曲。
當時,一名法國拳師在昆明擺擂,揚言"中國無人能敵"。“好勇斗狠”的龍云挺身而出,憑借著靈活的身法和剛猛的招式,瞬間擊敗對手。
而他也一戰(zhàn)成名,連唐繼堯都對這個彝族青年刮目相看。
![]()
畢業(yè)后的龍云,從昭通獨立營排長起步,護國戰(zhàn)爭前夕調(diào)入昆明,擔任唐繼堯副官處中尉副官。
事實上,在護國軍討伐袁世凱的征戰(zhàn)中,龍云以侍衛(wèi)副官的身份貼身保護唐繼堯,數(shù)次在險境中挺身而出。
甚至,在唐繼堯遇刺時掄起板凳擊退刺客,用"不要命"的忠誠贏得了信任。因此,在短短數(shù)年間,他就從中隊長一路升任佽飛軍大隊長,成為唐繼堯的心腹干將。
1921年,顧品珍率滇軍驅(qū)逐唐繼堯,龍云臨危受命,出任滇軍第11團團長,駐守滇南,為唐繼堯保留反攻基地。
不久后,龍云率部移駐廣西柳州,被任命為第一軍前敵司令,隨唐繼堯反攻云南。
然而,在行軍途中,軍長李友勛卻不幸陣亡,龍云臨危受命代理軍長,率軍沖破阻攔,配合土匪吳學顯部突襲顧品珍司令部,助唐繼堯?qū)崿F(xiàn)了"二次回滇"。
因此,在論功行賞時,龍云被委任為滇軍第五軍軍長兼滇中鎮(zhèn)守使,駐軍昆明,從此掌握了滇軍的核心勢力。
![]()
三槍定云南
然而,二次回滇后的唐繼堯卻日益驕奢,對外窮兵黷武,對內(nèi)壓制異己,早已不復當年護國元勛的風采。
更有甚者,在北伐軍勢如破竹時,唐繼堯卻在云南高唱"反共討赤"的論調(diào),與北洋軍閥勾結(jié),引發(fā)滇軍將領(lǐng)普遍不滿。
于是,龍云聯(lián)合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三位鎮(zhèn)守使發(fā)動"二六政變",以"兵諫"的方式逼唐繼堯下野。
"云南四鎮(zhèn)守使倒唐"的政變,拉開了龍云爭奪云南統(tǒng)治權(quán)的序幕,也留下了"三槍定云南"的傳奇。
第一槍指向舊主,他深夜帶兵包圍唐繼堯的翠湖公館,切斷對外聯(lián)系,迫使統(tǒng)治云南十四年的軍閥交出大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