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黨總支與浦東南碼頭路街道文化中心聯手,以“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生態為引擎,以數字音樂為載體,以科技賦能音樂創作,將滬語文化的傳承使命融入專業技能,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聲動碼頭,譜寫新申”主題系列活動,活動涵蓋深度研學、創作、表演,于近日圓滿收官。
師生風采
師生通過沉浸采風汲取靈感,跨界融合激發創意,深切感受到海派文化的專屬魅力,為后續創作積淀了豐富素材。
研學之旅
![]()
![]()
![]()
滬語文化節開幕式
![]()
![]()
![]()
滬語文化節閉幕式演出
![]()
![]()
![]()
![]()
![]()
![]()
實踐佳績
獲獎情況
經過精心籌備,音工系50多名學生(含畢業生)參與本次實踐采風和創作,共提交作品20件,其中17部獲獎。經專家評審團嚴格篩選,6部作品亮相于第三屆滬語文化節閉幕式,獲得多家滬上媒體關注報道。
《“申”聲不息》
作曲、編曲:曾奕棋【25級音設專業】
作詞、演唱:侯添樂
《上海言話》
作詞、作曲:王樂妍【22級音科專業】
演唱:王樂妍
《今朝禮拜天》
作詞、作曲:劉曦宸【25級音設專業】
演唱:余心怡
特等獎:
《路途》(袁東亞)
![]()
一等獎:
《今朝禮拜天》(劉曦宸)
《摩登小囡》(范子琚)
![]()
二等獎:
《竹漪流韻》(陳思翰)
《繡心》(劉雨函)
《溯·杳》(徐暢)
《滬雨流光》(李馨雅)
![]()
三等獎:
《上海言話》(王樂妍)
《水紋中的謠》(蔡天添)
《儂好!摩登》(吳濤瀧)
《遠去的弄堂》(吳秉珅)
《滬物語·望春》(潘之卉)
《搖啊搖》(韓正一)
![]()
特別獎項:
《“申”聲不息》《碎影》《旋子·金絲鳥》《開路麻斯》分獲最佳申意、申情、申韻與申音獎。
![]()
“碼頭謠 申情譜”滬語文化節,是傳承上海的傳統文化、守護城市的文化基因、服務上海本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項目。通過本次研學與大賽,師生深入理解群文工作內涵,在創作與演出中強化實踐能力與社會責任感,切身感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深刻內涵。
此次活動也是音工系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推動文化傳承與音樂科技融合的一次成功實踐。
來源:音樂工程系
編輯:陳璐瑤
審核:張卓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