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的選調生實踐調研團來到旅順口區長城街道曹家地村進行調研交流。曹家地村黨總支書記王學斌向調研團一行介紹了曹家地村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選調生們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感受基層治理的智慧,搭建了川遼兩地經驗互鑒、發展共贏的橋梁。
![]()
“鄉村要振興,有效治理是關鍵,而村規民約就是我們的‘小憲法’。”王學斌重點介紹了曹家地村獨具特色的村規民約體系。他談到,曹家地村的村規民約是在廣泛征集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的,內容涵蓋日常行為、人居環境、移風易俗、平安建設等方方面面。例如,在人居環境方面,實行“門前三包”,定期評比“美麗庭院”;在民風民俗方面,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對鋪張浪費行為進行勸導。針對宅基地改革,明確宅基地管理制度,規范宅基地買賣流轉行為,保障了村民宅基地資格權,極大地調動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實現了從“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轉變。
![]()
在基層治理方面,王學斌分享了曹家地村探索的“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多元共治”模式。村黨總支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將全村劃分為若干網格,由黨員、村民代表擔任網格員,負責政策宣傳、信息收集、矛盾調解、服務群眾等工作,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談及鄉村產業發展,王學斌從實際出發,闡述了曹家地如何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大櫻桃,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的思路和舉措。打造專屬曹家地品牌IP,積極參加各類展會和活動,借此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另外,在“互聯網+農業”的大數據帶動下,曹家地村與東北財經大學管科學院合作建立電商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組織電商培訓和直播帶貨活動等,培養村民成為“新農人”,借助網絡直播、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我們不僅要讓村子美起來,更要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王學斌用一組組實實在在的數據,描繪出曹家地村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生動圖景。
交流過程中,成都的選調生們認真聆聽、仔細記錄,并就村規民約的具體執行細節、網格化管理的運行機制、產業發展等問題,與王學斌進行了深入互動交流。選調生們紛紛表示,曹家地村的經驗做法富有成效,尤其是將傳統治理智慧與現代治理理念相結合,激發村民自治意識和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為今后在成都開展工作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寶貴的參考。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加強兩地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此次成都市選調生赴旅順口區曹家地村開展實踐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跨地區的學習交流,更是新時代背景下互學互鑒、共促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它架起了一座連接西南與東北地區的經驗之橋,為雙方在未來探索更多領域、更深層次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共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