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四大天王注定相爭。
因為四大天王,并不歸屬于同一家唱片公司或者經紀公司,無論獎項、唱片銷量還是演唱會,甚或是電影,都必然存在實實在在的競爭。
擁躉當然各站一邊。
但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四大天王擁躉之間,基本上“無法交流”。
何解?
![]()
以此前一個話題為例。
因某些評論觸發,筆者就“九十年代誰最紅”這個話題,做了一些當年回顧,陳列了部分“現象級”事例,以為佐證。
比如1990年,郭富城出道爆紅。
比如1992年,同時出現了小旋風、四大天王和雙周一成三個娛樂圈大事件,又比如1996年,鄭伊健一朝崛起。
還比如,1998年的郭富城,登臨王座之上。
但僅為事實陳列。
![]()
這種場合,當然就少不了諸位天王的擁躉。
先看劉天王擁躉。
他們上來就是,“劉德華最紅。”
劉德華紅不紅?
當然紅,不然怎么會是四大天王之一,又怎么會是當年五大巨星之一?
但對話很有趣。
“最紅在哪里?”
“王祖賢、發哥和渣渣輝都在采訪中直接說劉德華最紅。”
“能不能說點實際的?”
“我這還不實際嗎?”
![]()
然后是黎明擁躉。
直接上實況。
“紅,你紅得過黎明嗎?”
“拿點實際東西出來,別只顧著喊口號。”
“口號也不是憑空而來。”
“所以就陳列實績,不要只有一句話。”
“你不是那個年代的吧,黎明不紅?要不你就不在一二線城里。”
![]()
張學友擁躉相對沉默。
另外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四大天王粉絲本來就分派系的”,。
這有點真相了。
但真正的問題還是在于,顧左右而言他和口號式“最紅”,仍然甚囂塵上。
筆者很懷疑,上文提到的某些天王擁躉,到底有沒有認真去了解過自己的偶像,對偶像的作品、專業能力和實績,又知道幾何?
很可能只是在“盲目追星”。
![]()
回到前文。
為什么說郭富城出道爆紅?
連續三張唱片全亞洲銷量皆破百萬張,臺灣金曲龍虎榜六連冠、新加坡醉心龍虎榜十二周連冠、單曲九周連冠、第一個在內地奪得銷量月冠的香港歌手、五本寫真集銷量破百萬冊、雄霸明星肖像印刷品排行榜冠軍。
還沒有發行自己的首張粵語唱片,就被封香港樂壇天王。
甚至更進一步來說,就連普通話歌曲的精選集,都能在香港爆賣超過三十萬張。
這真是紅極。
![]()
再論其余。
1992年,林志穎被稱“亞洲小旋風”,風頭一時無兩,周星馳以連續四個香港票房年冠,夯實“雙周一成”年代郭富城攜無雙人氣回港,與張、劉、黎共創四大天王時代。
其后,四大天王鏖戰七年,壟斷香港唱片銷量排行榜和演唱會市場,也拿走絕大多數樂壇大獎,雙周一成則持續雄霸香港影壇。
1996年,鄭伊健四部電影闖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
1998年,郭富城不但連莊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更將大中文金曲的全球華人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和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一并拿走,攜手百事風靡整個中國,又以《風云雄霸天下》擊敗雙周一成,豪奪香港票房年冠。
這才是現象級爆紅的佐證“范例”。
以為然否?
![]()
話說回來。
“我最紅”、“別人說最紅”以及“你紅得過我?”也頗為有趣。
但話不投機半句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