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西伯利亞角落的一個小賣部里,
1個蘋果30塊,1斤牛肉10塊,
全村大約只有900人在此生活。
![]()
可是當地人每天依舊喜笑顏開,
中國游客每年更是蜂擁而至,
這背后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
![]()
一、全球極地
或許現在很多人提起西伯利亞,腦海中總會浮現出冰天雪地、人煙稀少的景象,覺得那應該是一片被現代文明遺忘的邊陲,可實際上這片遼闊的土地對俄羅斯來說,不僅不荒涼,反而至關重要。
![]()
西伯利亞就像俄羅斯的“地下寶庫”,光是煤炭儲量就占到了全俄的九成左右,每年俄羅斯從這里開采大量煤炭,然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最終換來可觀的外匯收入,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
![]()
這片土地也是油氣資源的核心產區,據統計這里的石油儲量大約有65億噸,而有石油的地方往往也富含天然氣,西伯利亞自然也毫不例外,這些能源不僅是俄羅斯工業的血脈,也是其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占據關鍵地位的底氣。
![]()
而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一個角落,有個地方幾乎成了“極寒”的代名詞——奧伊米亞康,它是地球上有人常駐的最冷地區之一,歷史上最低溫度曾達到零下71.2℃,可是即便如此仍有大約五百到九百名居民在這里生活。
![]()
為什么這里這么冷?一方面它靠近北極圈,地處高緯度,一年中見到陽光的時間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它被群山環繞,像一個天然“冷空氣陷阱”,這里的冷空氣易進難出,再加上地面常年積雪,反射掉大量太陽熱量,使得低溫在這里持久不散。
![]()
在奧伊米亞康的每一天都是對生存能力的考驗,當地人出門前要花很長時間穿戴,衣服一層套一層,材質和順序都很有講究,他們穿的靴子是用多層皮毛和特殊襯墊制成的,即便在零下六十度的環境中也能保持雙腳不凍傷。
![]()
這里的汽車同樣也是很少徹底熄火,哪怕是去商店買東西的工夫,司機也通常讓引擎繼續運轉,因為一旦熄火再發動就非常困難,甚至還有可能損壞發動機,不少車輛還加裝了底部加熱裝置,成為當地人對抗嚴寒的一種“標配”。
![]()
當地人儲存食物的方式也很特別,牛奶不是裝在瓶子里,而是凍成一塊塊的“奶磚”,魚在室外放一會兒,就硬得像鐵棍,能直接當工具用,不過這些看似原始的方法,其實是當地人適應環境的智慧。
![]()
可是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下,當地的孩子們依然照常上學,除非氣溫低于零下53℃,對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來說,這已是難以想象的酷寒,但在奧伊米亞康卻只是一個普通的冬日。
![]()
二、神奇物價
奧伊米亞康的小賣部也是個有點特別的地方,一個普通的蘋果居然要賣三十多塊錢,而旁邊擺著的一斤新鮮牛肉才不過十塊出頭,但如果你了解這里的生活就會明白,每一種價格背后都是當地寫下的生存邏輯。
![]()
每年冬季大雪封路之前,村里家家戶戶就開始忙活儲備過冬,面粉、土豆、燕麥成袋成袋地搬進儲藏室,算下來一戶人家至少得存上幾千斤,這些扎實的碳水是接下來寒冬里最主要的熱量來源。
![]()
與此同時腌菜也是家家必備,卷心菜、胡蘿卜、甜菜根,被一層鹽一層菜地碼進大缸,過些日子就變成了酸香爽口的腌菜,當地人幾乎頓頓飯都離不開它,不只為調味,更為了補充幾乎斷絕來源的維生素C。
![]()
在漫長寒冬里腌菜缸里封存的,不只是蔬菜,也是健康的保證,而小賣部就是在這樣一個連呼吸都會結冰的地方依然頑強地開著,然而它的存在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堅持,不過只要你走進去就會發現,這里的物價和我們平時想的完全不一樣。
![]()
店門口就直接堆著一箱又一箱十分廉價的凍魚和牛肉塊,畢竟這里零下五十度從來都是常態,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最有效的冰箱,不需要電,不費工夫,肉放在戶外,根本不會壞。
![]()
可是這里的蘋果卻貴的像奢侈品一樣,其實背后的答案藏在它來的路上,每一顆能到達奧伊米亞康的蘋果,都經歷了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旅行,它們多數來自千里之外的溫暖產區,裝上特制的防凍貨車,一路向北,駛過結冰的道路,穿越無人區。
![]()
途中若遇上暴雪封路或車輛故障,一車蘋果可能就全凍爛了,這路途中的風險、保溫的成本、損耗的承擔,最后都算進了價格里,所以三十塊錢買的不僅是一顆蘋果,更是它跨越冰原的整段旅程。
![]()
而牛肉就不同了,奧伊米亞康周圍雖然寒冷,但是卻十分適合養牛,本地牧場供應穩定,加上入秋前后,村民也會捕獵馴鹿、捕魚,儲備肉源,等到天稍微暖和點,動物活動頻繁,更是儲備肉類的好時機,所以肉在這里不缺,也不難存,價格自然就親民了。
![]()
所以在這個極寒之地,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價,一種食物的價格,不取決于它本身多么常見或稀有,而取決于它從哪里來,要經過多少困難才能到達你的手中,蘋果與牛肉的價格顛倒,不是市場本身的失誤,而是極端環境自己定下的法則。
![]()
三、魅力土地
在零下幾十度的奧伊米亞康,冬天幾乎把一切凍得結實實,人們雖然大多時候都待在屋里,但是生活并沒有因此變得冷清,家家戶戶生起爐火,一家人圍坐著吃飯、做手工、聊家常,爐火噼啪作響,屋里暖烘烘的,和窗外的冰天雪地像是兩個世界。
![]()
冬天沒法種地,外出也不方便,但村民們自有打發時間的法子,他們常聚在一起,聽老人講從前的故事,或是交流捕獵的經驗,偶爾會有老獵人頂著嚴寒出門打獵,帶回新鮮的野味給家人改善伙食,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卻讓漫長的冬天多了幾分生氣。
![]()
每隔一陣子村里還會有小集市,人們拿著自家做的毛皮手套、腌制的肉干、凍得硬邦邦的魚來交換需要的東西,蔬菜水果在這里難得一見,攤位上擺的大多是肉和魚,雖然天氣冷得刺骨,集市上卻總是熱熱鬧鬧的,大家借著這個機會見見面、說說話。
![]()
最特別的是雅庫特人手工做的毛皮制品,就像是精心縫制的帽子和手套,上面還繡著傳統圖案,常常讓外來游客愛不釋手,這些手藝代代相傳,既是生活用品,也是珍貴的藝術品。
![]()
說來也怪就是這樣一個生活艱苦的地方,可是近幾年卻吸引了不少外國游客,他們大老遠跑來就為親身體驗極寒的感覺,而其中最出名的要數“不凍河”了,這條河因為地熱緣故,即便在零下五十多度的天氣也不會結冰。
![]()
河面冒著騰騰熱氣,四周卻是白茫茫的雪原,這奇特的景象成了游客必看的景點,游客們可以坐著馴鹿拉的雪橇在雪地上穿行,嘗嘗當地十分有特色的凍魚片和冰牛奶,有些膽子大的還會在零下六十度的戶外拍張照留念。
![]()
每個到訪的游客都能得到一張“寒極認證”證書,上面還會寫上到訪日期和當天的氣溫,這張薄薄的紙片就成了他們挑戰極寒的證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有幾個中國游客在零下67度的天氣里泡溫泉,這件事還被國外媒體給爭相報道了。
![]()
當地人都十分佩服他們的勇氣,
這事傳開后來奧伊米亞康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了。
這片曾經與世隔絕的冰雪天地,
現如今正在被更多人認識和了解。
![]()
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交流!
信息來源:
1.網易:西伯利亞-63℃小賣部:全村約900人,蘋果30塊1個,1斤牛肉10多元
![]()
2.搜狐網:西伯利亞-63℃小賣部:全村約900人,蘋果30塊1個,1斤牛肉10多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