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
根據安徽省委宣傳部的安排,應安徽省檢察院邀請,近日,省級新聞媒體對省檢察院第六檢察部綜合指導組組長、一級檢察官助理張傳廣的典型事跡進行了集中采訪。現將已經刊發的報道予以轉推。
中安在線
![]()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在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熟悉第六檢察部綜合指導組組長張傳廣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兩股勁,第一個是面對難題敢啃硬骨頭的“狠勁”,第二個是攻克頑疾善打持久戰的“韌勁”。正是靠著這兩種勁頭,他將“檢察為民”的初心使命,鍛造成了守護公平正義的堅實力量。
有“狠勁” 他敢啃“硬骨頭”
張傳廣所在的第六檢察部對外全稱是民事檢察部,承擔著向省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和提請抗訴的民事案件的審查、抗訴等職責,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每年民事檢察部都會“攥著拳頭”,瞄準幾件關乎大局、連著民心的“硬任務”開展工作。
“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感謝安徽的檢察官們為企業維護了公平正義。”2022年9月29日,全國人大代表黃美媚專程來到安徽省檢察院向辦案檢察官表示感謝。
2020年4月,黃美媚向最高人民檢察院轉交了曹某某等人惡意串通偽造證據、虛構事實提起訴訟,侵犯第三方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虛假訴訟案件線索。此后,最高檢將該線索交辦給安徽省檢察院辦理。省檢察院高度重視,充分發揮三級檢察院一體化機制優勢,在張傳廣等專案組成員協同辦理下,通過內外協作配合、刑民協同履職,實現刑事追責、民事裁判糾錯與追贓挽損同步推進,不僅有力懲治了虛假訴訟犯罪分子,也有效維護了被害企業的合法權益。
“檢察官在辦案中多次主動與我聯系,溝通了解案情,匯報案件進展,讓我切身感受到了安徽檢察干警的敬業態度和對于公平正義的堅守。正是因為這樣堅定的意志,才使得這起復雜的案件最終撥云見日,取得突出的辦案效果。”黃美媚對安徽三級檢察機關在辦理此案中的努力與付出表達謝意。
農民工欠薪問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如何根治這一現象就是張傳廣攥緊的一只“拳頭”。從2018年提出省檢察院開展“檢察藍”參與助力根治農民工欠薪活動,到民刑協同履職,再到“四大檢察”協同推進,他不斷推動這項工作升級,這“一打”就是7年。
“當看到農民工兄弟拿到血汗錢時的笑容,我深刻體會到,共產黨員的初心,就是把群眾的‘煩心事’當成自己的‘心頭事’,把群眾的‘盼’變成實實在在的回應。”在談到這股“狠勁”是怎么來的時候,張傳廣這樣說。
![]()
省檢察院辦理的范某某等10人虛假訴訟跟進監督案,被最高檢評為“民事檢察跟進監督典型案例”。
有“韌勁” 他能打“持久戰”
2021年,安徽省檢察院拍攝了一部微電影《假官司現形記》,首次將虛假訴訟搬上了銀幕,而這個故事的原型正是張傳廣參與辦理的一起案件。
胡某是一家企業的負責人,下屬分公司的會計范某某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將自己身上的巨額債務轉嫁到了公司身上,并指使他人起訴公司要求償還本息達900萬元。
該案后經一審二審,訴訟請求獲得法院支持,胡某便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訴。檢察機關審查后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采納檢察建議啟動再審程序,但再審期間法院裁定準予虛假訴訟原告撤回起訴。
“搞虛假訴訟即便被查出來了僅僅是撤訴了事,對當事人缺乏相應的懲戒,這無異于是‘零風險’。”張傳廣告訴記者,于是檢察機關果斷跟進就再審民事裁定提出抗訴。
但對這樣撤訴裁定能不能監督,有沒有必要監督,實踐中并沒有先例可供參考。張傳廣和專案組成員查閱了大量資料,反復研究法律和司法解釋,最終形成了7萬多字的審結報告,從多個角度闡述了監督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2020年,省高院再審采納抗訴意見,不僅撤銷原裁定,還對當事人和律師作出罰款懲戒,并判令賠償損失。該起抗訴糾錯案件被省高級法院選為虛假訴訟典型案例向社會發布,并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但張傳廣注意到全省同期還有20多起類似案件未得到有效懲戒,意識到問題具有普遍性。“我和同事開玩笑說,辦虛假訴訟案子就得像拆毛衣,發現一個線頭就得順著拆下去,不然背后可能連著一串虛假訴訟。”
憑著一股韌勁,張傳廣對2017-2019年全省1000多件虛假訴訟監督案件進行系統梳理分析,并牽頭在全國率先制發了聚焦虛假訴訟治理的“安徽三號檢察建議”,直指法院在懲治虛假訴訟中的共性問題,這份建議也得到了省高院的肯定。
他們沒有止步于建議,而是繼續協調推動,最終促成省檢察院、省法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四家會簽《關于防范和懲治虛假訴訟的工作指南》,在全省層面建立了協作機制。這份建議及其后續成果被最高檢肯定,也為最高檢出臺“五號檢察建議”提供了實踐參考。
“從個案突破到類案分析,再到機制建設,前后歷時數年,這個過程考驗的就是韌勁。”張傳廣說。
![]()
有擔當 他勇挑“千斤擔”
張傳廣告訴記者,“無論是‘狠勁’還是‘韌勁’,落腳點都是擔當作為。”這份擔當,體現在他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
有一次,下級院報來線索,某起案件水很深,查起來“燙手”,當地同志有點畏難。張傳廣一聽,那股“狠勁”就上來了,連夜起草報告提出由省院掛牌督辦、民刑協同履職的建議,獲院領導采納。
可掛了牌不能當“甩手掌柜”啊!法院不采納、公安不立案,怎么辦?張傳廣的“韌勁”又頂上了,他盯著指導市院承辦人與刑檢部門溝通,啟動立案監督程序,倒逼法院啟動民事再審程序。
可關鍵嫌疑人又“人間蒸發”了,基層公安沒轍了?張傳廣立馬梳理案情,再打報告,提出與省公安廳聯合掛牌督辦的建議。院領導親自帶隊赴省公安廳會商,并兩次發函請求省廳指導下級公安機關。最終嫌疑人落網,4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庭審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來現場觀摩,當聽到全國人大代表點贊“檢察機關有擔當”時,那一刻,張傳廣心里無比自豪。
正是靠著這“狠勁”與“韌勁”,張傳廣在十年檢察生涯中,收獲了諸多榮譽。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檢察理論研究人才、全國檢察機關民事檢察人才……但在張傳廣眼里,他更驕傲的是省檢察院六部捧回的“集體一等功”和“全國優秀辦案團隊”,更自豪的是安徽民事檢察工作打出了新品牌。
初心如磐,奮楫前行。“每當接到詢問電話,對方焦灼的心情在得到我耐心解答后說一聲‘謝謝’;無數個挑燈夜戰的晚上,我從上百份調研報告里看到的是老百姓期待的眼神,‘檢察為民’的初心就浮上我的心頭。微光雖弱,匯聚成炬,我愿做那束光,繼續照亮新時代檢察事業的征程。”張傳廣這樣說。
(記者 蘇藝)
第9432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中安在線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