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幅書法作品,內容是“三年自然災害,我們生活好不了多少”,它背后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時也展現出書法獨特的魅力。
這幾個字,是真實的李敏和李訥所說。李敏曾回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家里的生活狀況也并不樂觀。她們在學校吃飯,和其他同學一樣常常吃不飽。李敏飯量小,一個月定量18斤糧票還能勉強應對,可李訥飯量大,糧食根本不夠吃。后來,連毛主席的肉票和油票都短缺,管理員找她們談話,希望她們回家吃飯,這樣就能把她們的肉票、糧票和油票集中給毛主席。但毛主席的定量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樣的,并沒有絲毫特殊。這質樸的話語,這艱難歲月里的點滴,讓我們看到毛主席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偉大情懷。
回到這幅書法作品本身,咱們來細細品味其書法特點。
先看 “三” 字,橫畫起筆沉穩扎實,具力量感,似宣告堅定。行筆線條粗細微變,有毛筆運筆節奏感。收筆干凈利落,含古樸韻味。
“年” 字,撇畫舒展,起筆稍重順勢而下,如利劍出鞘,有灑脫氣勢。橫畫間距均勻,具嚴謹結構感。豎畫挺拔,支撐整字,像堅強脊梁。
“自” 字,撇橫銜接自然,橫折提按變化明顯,轉折處硬朗又圓潤。內部短橫與兩邊不連,增字靈動性。
“然” 字,筆畫多但布局合理,無擁擠感。四點底寫法獨特,各點形態方向不同且相互呼應,似流動,增活潑氣息。
“災” 字,寶蓋頭點畫位置恰當,統領全局。橫鉤行筆有頓筆,轉折硬朗有力。撇捺舒展,托穩重心。
“害” 字,寶蓋頭橫鉤比 “災” 字更舒展。下部 “豐” 與 “口” 結構緊湊,筆畫呼應好。
“我” 字,斜鉤為主筆,起筆高,行筆帶弧度有彈性,收筆鉤畫尖銳有力,如鷹爪抓紙。
“們” 字,單人旁撇豎比例協調,豎畫正直。右邊 “門” 字框筆畫簡潔流暢,顯大氣。
“生” 字,三橫長短不同、間距均勻,有秩序感。豎畫垂直貫穿三橫。
“活” 字,三點水靈動,三點呼應明顯。右邊 “舌” 筆畫粗細變化豐富,結構緊湊。
“好” 字,女字旁撇與長橫起筆位置巧妙,相互穿插。右邊 “子” 字橫撇與彎鉤組合形態優美。
“不” 字,筆畫簡單但有力,撇捺角度恰當,使字平穩又靈動。
“了” 字,筆畫簡潔,彎鉤弧度自然,起收筆干脆。
“多” 字,上撇與橫撇呼應,下 “夕” 字撇點位置合理,呈上緊下松美感。
這幅書法,不僅僅是筆墨的揮灑,更是他心境和情懷的體現。這幅作品,讓我們在欣賞書法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個艱難歲月里,毛主席與人民同甘共苦的深厚情感。
我個人對書法的理解還比較淺顯,在此也希望才華橫溢的各位高人能在評論區賜教,分享您對這幅書法作品的見解和感受,咱們一同探討,一同進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