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的黃浦江畔,北風又冷又硬,王范頂著風走進七一公社的大隊部。他的中山裝還算挺括,可袖口的檢察長袖章早已摘掉,新的職務是“工業副部長”,行政十級降到二十級。看公文的人說不出一句安慰,干巴巴地宣布完決定就散了。誰都清楚,這位曾在上海灘威名不小的“紅色包打聽”,此刻已成體制的最底層。
![]()
年紀稍大的上海職工記得他當檢察長時的脾氣——卷宗不到位,他扔鋼筆;辦案粗糙,他拍桌子。可王范常念叨一句話:“可抓可不抓的,不抓。”這句后來被硬扣上一頂“右傾”帽子。隨著“大躍進”火燒眉毛,他終于等來噩耗:組織將功勛與“問題”一并處理,先割職務,再割名聲。
消息傳進北京,毛主席在一次簡短接見里盯著王范看了幾秒,嘆了口氣:“老王,你怎么搞成這樣?”王范站得筆直,臉色卻蒼白,回答得只有五個字:“服從組織決定。”陳毅在旁邊插句玩笑:“他是上海最會打聽的人,把他丟到田里挑糞,虧了。”主席笑了幾聲,交代改善安排,可風向沒有真正轉過來。王范被調去閔行,當了個區長,仍舊級別低、權責輕。
到了1961年,三年困難剛過,王范的部下悄悄勸他“寫份申訴”。他搖頭:“熬一熬,說不定過陣子就好了。”他不善文飾,更不擅自我辯護。對敵斗爭時,他敢深夜踹開土匪窩;對待組織,他始終只會一個姿勢——立正。
![]()
進入1966年,狂飆驟起。南京體育學院的批斗場燈火通明,王范跪在碎玻璃上,胸前掛著“叛徒特務”的木牌。一個年輕人猛地扯下他灰發雜亂的帽子,大聲喝問:“王范,你到底是哪一路貨?”他抬起頭,鼻尖被血糊住,聲音卻不高:“我是共產黨員。”那晚的批斗持續六小時,腰椎受過舊傷的他幾乎沒法站起。但更尖銳的,是給他冠上的“潛伏特務”新罪名——連根拔起的身份否定。
取保候審后,他想去北京再次求見,可城門口盡是紅袖章。有人攔住他,甚至不許他靠近。無計可施,1967年1月初,他返回南京,獨自躲進一棟老舊筒子樓。三天后,他寫下三封信:一封留給妻子,一封準備寄中南海,還有一封“交代材料”針鋒相對。字里行間全是硬筆瘦勁,“我跟黨走了四十一年,無愧于人民”,那行字被他反復加粗,像是最后一次吼叫。
夜深,妻子敲門,他沒開。門縫里只傳來一句:“孩子托你了,好好讀書。”凌晨過后,一聲悶響劃破走廊。王范以一顆手槍子彈結束人生,年六十二。
絕命書很短,兩百多字,現在在南京市檔案館的恒溫柜里。紙發黃,墨仍黑。未寄出的信封上寫著“機密,親啟”,收信人一欄卻空著——他不知道還能寫誰的名字,也許仍想寫“毛澤東”三個字,卻又怕信件被截,干脆留白。
1978年春,江蘇省委開追悼會時,許多老公安、老檢察官自發趕來,隊伍在雨中排了幾百米。悼詞里雖有“犯過嚴重政治錯誤”的字眼,但“襟懷坦白、剛直不阿”同樣醒目。再往后,1983年中央組織部完全推翻舊案,才給出新評價:“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信息從北京電傳到地方,熟悉王范的人沒有叫好,只是默默擦眼鏡。折騰這么多年,一個“忠誠”二字,本應早已蓋章。
![]()
有意思的是,審查材料里保留了1930年代他在英租界潛伏的片段:制服口袋夾著情報,弄堂口賣茶葉蛋的師傅當交通員。叛徒被抓那夜,陳賡戲言“紅色包打聽”,這綽號后來流傳軍中。對照批斗會那塊寫著“潛伏特務”的木牌,用詞幾乎一樣,卻一個是褒,一個是誣。歷史的諷刺,令人啞口。
王范離世第五年,上海七一公社改制,檔案室清點舊卷宗,在塵封抽屜里發現他當年批紅的檢控意見。有批示寫著:“證據不足,暫不捕。”落款工整,日期1957年。若細問原因,不過是他想給普通工人留條生路。誰料這一縷善意竟成日后帽子的種子。
![]()
歲月往前推,青年時期的他練拳、扛漁網,靠臂力扛百斤漁獲;秘密會議時,他用土布衣扣住勃朗寧槍。牢獄五年,他跟陶鑄在水井邊磨鐐銬;雪域偵察,他蹲到腿麻只為抓一條暗線。四十多年黨齡,風口浪尖走一路,回頭才發現,真正把他打倒的不是敵人,而是政治漩渦中的標簽。
有人問,當年若申訴是否能改命?答案永遠無法驗證。但從那封絕命書能讀出,他最痛的并非昏暗牢房,而是信仰被污名。槍聲響起一瞬,所有委屈戛然而止。
如今再翻公安史料,王范的名字與他的同僚列在一頁。檔案頁腳標注:犧牲,方式——“自裁”。這兩個字墨跡最重,好像怕人看不清。可在不少老同志心里,他早算烈士,因為他沒有背叛過任何暗號,也沒有出賣過一條情報。他只是被時代扯斷了最后的生路,然后用一顆子彈守住最后的辯白。
歷史賬簿里,一些數字可以修改,評價可以推翻,唯獨那夜的槍火聲改不了。王范的故事,就留在1958年至1967年那段灰色軸線上,提醒后人:忠誠有時不夠響亮,需要被一再確認;而誤判往往只要一紙文件,就能摧毀一個老黨員的全部尊嚴。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