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宗教》雜志(2025年第10期)刊登甘孜州委書記沈陽同志署名文章《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 認真做好新時代甘孜藏傳佛教工作》。全文如下:
![]()
![]()
![]()
2025年9月24日,甘孜州佛教協(xié)會第九次代表會議在瀘定召開。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
認真做好新時代甘孜藏傳佛教工作
沈 陽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地專級少數(shù)民族自治州,地處川西北高山高原、橫斷山脈核心地帶、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全州多種宗教并存,特別是藏傳佛教歷史悠久、寺多僧眾、影響深遠。近年來,甘孜藏族自治州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不斷深化對藏傳佛教界的思想政治引領,切實加強藏傳佛教事務依法規(guī)范管理,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斷鞏固擴大,全州宗教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堅持黨對宗教工作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增強做好藏傳佛教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做好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證。甘孜藏族自治州始終堅持黨對宗教工作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牢牢把握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的要求,把黨的領導貫穿宗教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動權。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列為各級黨組織、黨校(行政學院)學習培訓內容,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涉藏工作特別是對藏傳佛教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出臺《關于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做好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的實施意見》等規(guī)范性文件,明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確保全州宗教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穩(wěn)步前行。
二是健全體制機制。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建立健全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州縣兩級建立以黨政主要負責人為雙組長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暨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把宗教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領導班子評價考核體系和政治巡察重要內容,每年召開縣(市)委書記、縣(市)長落實藏傳佛教管理責任制集中述職測評會議,組建黨委(黨組)領導下的“干部+僧尼”新型寺廟管理委員會和鄉(xiāng)(鎮(zhèn))寺管所,藏傳佛教工作保障更加有力。
三是壓實工作責任。鮮明“抓黨建、抓寺廟、抓落實”導向,先后召開6次州委藏傳佛教工作專題會議以及黨建引領寺廟工作專題會議,厘清縣(市)委書記主體責任清單、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屬地責任清單和寺管會主任以及村(社區(qū))支部書記直接責任清單,州縣鄉(xiāng)村“四級書記”帶頭抓宗教工作,強化督促檢查、跟蹤評價,讓各級黨員干部把該擔的責任擔起來,該做的工作做到位,全面掌握宗教領域情況,做到底數(shù)清、情況明、方法準。
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推動我國宗教健康傳承的必由之路,是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的重大歷史任務。甘孜藏族自治州始終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結合全州宗教工作實際,守正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藏傳佛教在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是注重在“為什么化”上深化認識。在全州宗教界深入開展“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教育,持續(xù)鞏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主題教育和“五二三”學教活動成果,全覆蓋、廣維度、多層次開展各類宣講上萬場次,覆蓋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提高宗教界對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重要性的認識,自覺把宗教信仰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聯(lián)系在一起。
二是注重在“化什么”上積極探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藏傳佛教,組織舉辦“我和我的祖國”書法展、“酥油花兒獻給黨”手工藝作品展等活動,結合傳統(tǒng)佳節(jié)舉辦包團結粽子、吃同心月餅等傳統(tǒng)文化活動,引導宗教界深挖藏傳佛教教義教規(guī)中有利于社會和諧、健康文明、時代進步的內容,不斷革新成為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藏傳佛教。
三是注重在“怎么化”上主動作為。研究制定藏傳佛教中國化示范場所創(chuàng)建指標,試點完成22座寺廟中國化示范場所集中展示館(室、廊)建設,向僧尼發(fā)出《甘孜州藏傳佛教堅持中國化方向自覺適應社會變革的倡議》,連續(xù)5年召開藏傳佛教文明和諧平安寺廟暨愛國守法模范僧尼命名表揚會,示范帶動全州藏傳佛教界自覺把維護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作為根本遵循,堅決反對從事分裂破壞活動。
四是注重在“誰來化”上建強隊伍。建好用好宗教工作“三支隊伍”,配備專兼職干部從事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工作,推薦宗教界人士進入各級人大、政協(xié)、青聯(lián)、婦聯(lián),發(fā)展藏學研究智庫專家,經常性開展培訓學習、探討交流,不斷提高依法管理、自我變革和宗教學研究水平,共同促進藏傳佛教沿著中國化的正確方向健康傳承。
三、堅持依法規(guī)范管理宗教事務,不斷提高藏傳佛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確處理宗教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途徑。甘孜藏族自治州堅持用法律規(guī)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用法律調節(jié)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全州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
一是宗教法律體系持續(xù)健全。全面貫徹落實《宗教事務條例》《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發(fā)揮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立法權優(yōu)勢,修訂完善《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傳佛教事務條例》,配套完善宗教教職人員、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場所等相關管理條規(guī),將所有藏傳佛教事務統(tǒng)一納入法治軌道上來,持續(xù)提升法治化、規(guī)范化、現(xiàn)代化水平。
二是法治宣傳教育向縱深推進。嚴格落實宗教領域普法責任制,持續(xù)開展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巡展,制定《甘孜州藏傳佛教寺院遵規(guī)守法愛國公約》,更新寺廟法治宣傳專欄598個,整合“行業(yè)骨干+基層隊伍+高僧大德”組成宗教領域政策法規(guī)宣講團,推動法律法規(guī)進寺廟、進僧房、進寺廟僧尼和信教群眾頭腦,使法律原則和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引導宗教界自覺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范圍內開展宗教活動。
三是行政執(zhí)法更加嚴格規(guī)范。堅決落實“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基本原則,深化宗教事務管理方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藏傳佛教工作重大決策法定程序,出臺宗教領域依法行政工作措施,細化分解并壓緊壓實寺廟社會化管理職能部門工作責任,對違規(guī)占地、私搭亂建、借教斂財,甚至是干預司法、行政、教育的行為,推進聯(lián)合執(zhí)法、綜合執(zhí)法,堅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處理涉及藏傳佛教的問題。
四、堅持發(fā)揮宗教界人士積極作用,提升藏傳佛教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下,同宗教界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中國共產黨處理宗教問題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yōu)勢。甘孜藏族自治州全面加強藏傳佛教界人士隊伍思想教育和建設培養(yǎng),引導他們弘揚愛國愛教傳統(tǒng),加強教風建設,嚴格戒律要求,樹立服務觀念,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和社會責任。
一是著力融入日常教育。編印漢藏雙語學習教育讀本,有針對性地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華民族發(fā)展史學習教育融入藏傳佛教界人士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推動寺廟在內部學修過程中增加時事政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公共課程,推動講經前講法、學經前學法成為常態(tài),培養(yǎng)僧尼成為寺廟法律明白人,寺廟自我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培育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和向上向善的價值導向。
二是全面加強制度規(guī)范。州、縣(市)佛教協(xié)會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帶頭改進工作作風,修訂完善內部管理章程,發(fā)出從嚴治教、崇儉戒奢等倡議,建立健全違規(guī)懲戒、公示通報等教內管理制度,定期對藏傳佛教寺廟僧尼進行全面清理,及時清除違規(guī)犯戒人員,不斷凈化純潔教職人員隊伍。
三是充實宗教人才隊伍。始終以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標準加強佛教人才培養(yǎng),目前已培養(yǎng)75名藏傳佛教新型三級學銜獲得者,舉辦宗教界人士培訓班,建成四川藏語佛學院甘孜分院,著力培養(yǎng)一批既精通經典教義、又精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高層次“雙通”人才,使之成為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中堅力量。
五、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甘孜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的主線。甘孜藏族自治州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到藏傳佛教工作的全過程各領域,不斷促進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
一是加強文化浸潤。廣泛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教育工程,結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段建設,整理挖掘全州藏傳佛教界在紅軍長征、十八軍進藏等中國革命過程中支持幫助紅軍、解放軍的實物實例實事,用好藏傳佛教寺廟紅色文化資源和重點文物,在全州寺廟及宗教院校全覆蓋懸掛國旗、領袖像,引導藏傳佛教界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二是深化結對聯(lián)誼。創(chuàng)新推進“民族團結進家庭進寺廟”實踐行動,完善黨員干部與宗教界人士結對聯(lián)誼機制,全州黨員干部與僧尼全覆蓋結對聯(lián)誼,推動藏傳佛教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不斷增強藏傳佛教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
三是抓實關心關愛。始終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落實好各項利寺惠民政策,實現(xiàn)水、電、路、通信等民生項目覆蓋所有寺廟,投入中央和省、州資金實施危房改造和消防安全提升工程,持續(xù)推進藏傳佛教領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將愛國愛教、生活困難僧尼納入社會保障范疇,有序組織藏傳佛教界人士外出考察學習,全州藏傳佛教界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良好氛圍得到持續(xù)擴大鞏固。
(作者為中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委書記)
(本文原載于《中國宗教》雜志2025年第10期)
來源:《中國宗教》雜志社 《微言宗教》微信公眾號
編輯:劉睿娟
校對:馬儷伲
責編:楊雪
審核:白馬
監(jiān)制: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