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增,邯鄲人。56歲的人生,他用35年尋找姐姐、尋求真相。
他很清楚,自己在當地是不受待見的“老上訪戶”。他無數次想過放下,可大姐失蹤35年生死未知,父母相繼抱憾離世,自己尋訪路上巨大的問號無法解開,他放不下。
眼下的困局是自己的信訪之路也被堵死。當地信訪干部竟偽造自己簽名、指印同意“息訴罷訪”,雖說偽造者被分別給予黨內警告、記過處分,但錯誤文書并未糾正或撤銷,同意“息訴罷訪”既成事實。
![]()
郭會增的大姐失蹤35年仍生死未知
失蹤案疑云
悲劇起始于1990年。
郭會增回憶,1990年6月16日晚,大姐郭桂芳安頓好年僅3歲的兒子,到離家僅200多米遠的肥鄉縣農牧局(現肥鄉區農業農村局)值夜班,自此人間蒸發。家人第二天就到當地公安機關報了案,隨后又在多家媒體發布尋人啟事,始終沒有郭桂芳下落。
![]()
郭桂芳的照片
直到1993年5月,在肥鄉縣民有渠東、肥館公路北的一眼枯井內,有人意外發現了一具尸骸。
郭會增的小妹郭紅芳向大象新聞回憶,1993年5月9日,“剛吃罷午飯,有街坊跑來我家,說油棉廠那塊有個枯井發現了女尸。我和我媽趕緊跑去看,尸骸的個頭、卷發,還有絲襪、小皮帶、高跟鞋,好多特征都和我姐失蹤那天對得上。我們倆趕忙跑回家喊人報案、收尸。可等再拐回去,尸體已經被公安拉走了。”
警方事后給郭桂芳家人的回復是:枯井尸骸跟郭桂芳沒有任何關系。
![]()
郭桂芳姊妹四人
2015年,郭會增父母相繼抱憾離世,郭會增接力尋求姐姐失蹤真相。
2016年底,郭會增起訴肥鄉區公安局行政不作為,要求公開枯井尸骨案鑒定信息。2017年8月,法院判令警方作出答復。同年9月,當地警方出具答復書,稱枯井內“發現一無名男尸,尸長168厘米。”
![]()
枯井所在地
2019年10月,郭會增再次以“行政不作為”之名,起訴肥鄉區公安局。2020年公安部門敗訴后,再次給予了答復,且出具了一張附有落款為1993年5月9日的《現場勘查登記表》,表明“尸體為男性,身高168cm,約25至30歲”。
男尸還是女尸?
郭會增說,枯井尸骸身高和年齡信息均跟姐姐吻合,只有性別不符。
但他對警方答復書中“無名男尸”說法產生懷疑,并不僅僅因為身高年齡信息吻合。
郭會增的母親當年跟小妹郭紅芳一起去辨認枯井尸骸,直到去世前,她始終堅持那具尸骸就是郭桂芳。
2019年初,郭會增在枯井所在地排查線索時,尋找到了多位枯井尸骸現場的目擊者。
2025年10月,大象新聞分別采訪了四位目擊者。對于枯井尸骸,他們描述的共同特征是“長卷發、絲襪、皮鞋,是具女尸”。
![]()
圖為目擊證人之一
目擊者兼報案人賀先生回憶,當年他20歲出頭,常和四五位伙伴在枯井所在的洼地沙坑練拳擊。1993年5月7日,有伙伴用長樹枝往井里捅,意外帶出了頭發,尺把長,打著卷,當時他們懷疑是人發,很害怕。第二天上午,幾個人商量著,到附近的看守所報了案。
“民警到了現場就說,是個女的。”賀先生回憶,后來民警從枯井西側破了個洞,“我伸頭往井里看,下面還有1米多深。尸體在井底南邊,頭朝東,腳朝西,身上壓著一塊百十斤重的大石頭。長卷發,眼睛、手指關節和其他部位還有殘肉,黃色的卷發,一看就是女尸,不知后面咋變成男尸了!”
![]()
圖為另一名目擊證人
“這人生前不是瘸子就是拐子。”賀先生當年在現場時,還注意到尸體的腿骨長短不一。
這與郭桂芳打小患有小兒麻痹癥的特征也吻合。
10月10日中午,大象新聞記者跟隨郭會增重返發現“枯井尸骸”的現場。
![]()
郭會增指認現場
“這里就是發現我姐尸體的位置,井口早就被土層掩蓋了。”枯井距離郭家約兩公里,在一塊視野開闊、雜草叢生的荒地,郭會增指著腳下說,“我們到公安局去找,公安局一直說尸體與我家無關,1990年到1993年這個期間,肥鄉就我姐一起失蹤案,那為什么我們家報過案,公安勘查現場,不通知報案人家里認尸呢?而且公安部門還沒有發布認尸公告。”
從2015年起,郭家的遭遇引來多家媒體關注。肥鄉縣公安局承認對郭桂芳失蹤未予立案,但是卻稱郭家人從未報案。至于不予立案的原因,肥鄉警方當時給記者的答復是已經超過20年追訴期。
![]()
當年刊登的尋人啟事
信訪干部偽造文書受處分
姐姐在單位值夜班期間離奇失蹤,至今活不見人,死不見尸,郭會增一家由此踏上漫長的信訪路。
2023年4月,郭會增習慣性上網查詢辦理進度,意外發現他反映的問題已經結案。
在位于肥鄉區建設路的郭會增家,大象新聞記者看到他下載的厚厚一摞復印件,包括肥鄉區農業農村局的《送達回證》《息訴罷訪保證書》,以及肥鄉區信訪聯席辦的《請示報告》《干部回訪意見書》,還有局、區、邯鄲市的《信訪事項化解情況報告》等。
部分文書上面不僅有郭會增的簽名,還摁著紅手印,而這些并非他所為。
![]()
![]()
偽造的簽名
“我家兩代人,為我大姐失蹤的事,奔波了35年,結果有人替我‘簽字畫押’了。”
郭會增的舉報引起河北省委巡視組的關注并督辦,直到2025年2月終于有了處理結果。
經查明,2020年至2022年間,肥鄉區農業農村局兩名信訪干部在郭會增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多份材料上偽造郭會增簽字。
“這次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的張增,是肥鄉區農業農村局的副局長,也是我信訪案件的鄉科級包案領導;受到記過處分的宋少虎,是區農業農村局信訪科科長。”
![]()
信訪干部偽造文書受黨內警告處分
![]()
信訪干部因偽造文書受處分
郭會增說:“肥鄉區信訪局的《干部回訪意見書》也是偽造的,但沒有人被追責。”
![]()
偽造簽名的送達回證
為了證明自己從未接受過該局回訪,郭會增當著大象新聞記者的面撥通了區信訪局副局長馮保軍的電話。馮說意見書上的簽名根本就不是他的筆跡,“我不會寫得那么難看。”
![]()
偽造簽名的文書
虛假文書并未撤銷
邯鄲市肥鄉區委紀律檢查委員會、肥鄉區監察委員會,對偽造文書的張增和宋少虎的處分下達后,郭會增立即向肥鄉區信訪局等相關部門申請撤銷偽造的文書。
![]()
圖為肥鄉區信訪局
他說:“撤銷我就可以正常信訪了,但是到現在八個月了,還是沒有任何動靜。”投訴無門,眼下的處境讓郭會增頗為尷尬和無奈。
![]()
郭會增在信訪局等待反映問題
10月10日,郭會增撥打了肥鄉區信訪局局長以及肥鄉公安局刑偵隊長的電話,還跑到了肥鄉區信訪聯席辦反映情況,也未得到明確答復。
![]()
肥鄉區公安局答復書
10月15日,大象新聞記者先后電話聯系了肥鄉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韓途與該區信訪局局長李洪廣,二人均未明確答復能否糾錯,但都表示會積極與郭會增溝通解決。肥鄉區公安局武局長則表示正在外公干,具體事宜建議記者向當地宣傳部門了解。
![]()
郭會增對今后感到很茫然
今后該怎么辦?郭會增一臉茫然,“我的訴求是,要求責任單位對2020年至2022年上報中央聯席辦的虛假文書全部撤銷,要求肥鄉區公安局對郭桂芳失蹤一事立案偵查,要求對郭桂芳在工作期間失蹤進行工傷賠償。”
來源 | 大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