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
![]()
10月24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生命時報主辦的第十七屆健康中國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健康中國”建設十年十大熱詞,包括國家藥品集采、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三醫協同、藥審改革、中醫藥傳承創新、互聯網+醫療、醫防融合、健康老齡化、生育友好型社會、醫療反腐。
2015年,“健康中國”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民健康事業開啟新征程。十年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貫穿始終,從頂層設計到服務下沉,一系列健康中國行動層層深入,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筑牢健康之基。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生命時報特邀“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廣支持,百度搜索、夸克、微博、小紅書等數據支持,慈銘健康聯合發布,對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詞進行詞頻統計、熱度分析,同時,結合醫藥政策、公共衛生、中醫藥等領域專家的專業研判,最終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熱詞。
![]()
1.國家藥品集采
帶量采購 藥品降價
2018年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4+7”試點)實施以來,推動藥價大幅下降。隨著第十一批集采啟動,藥品集采邁向“聚焦合理定價、兼顧質量與效率平衡”新階段。
![]()
2.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跨省就醫 告別墊付
打通信息孤島、構建統一平臺,“十四五”期間,我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超5億人次,減少群眾墊付超5500億元。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美好愿景。
![]()
3.三醫協同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醫療、醫保、醫藥從聯動走向協同發展和治理,打破“部門墻”,有效破解“各自為政”的體制性障礙,從根本上優化了醫療服務體系。三醫協同形成政策合力,群眾看病不再難、不再貴,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
4.藥審改革
創新藥發展 審批上市提速
在研創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審評審批時限縮短至30個工作日……2015年啟動的藥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如“破冰之旅”,激活中國醫藥創新引擎,“中國藥”研發活力全面迸發,跑出“中國速度”。
![]()
5.中醫藥傳承創新
國潮養生 中醫藥夜市
全民熱練的八段錦、燈火通明的中醫藥夜市、遍地開花的社區中醫館……十年來,歷久彌新的中醫藥逐漸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在中國現代化征程中,我們正努力把中醫藥這份瑰寶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
6.互聯網+醫療
智能影像 AI醫療
十年間,“互聯網+醫療”重塑就醫方式,提升就醫體驗。AI醫療快速發展,智能影像輔助診斷、檢查結果云端互認漸成常態。優質資源“云”下沉,技術賦能強基層,我們邁向更公平可及、智慧的健康未來。
![]()
7.醫防融合
公衛防護網 主動防控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醫防融合方能筑起穩固的健康屏障。經歷新冠疫情,我國加速完善覆蓋傳染病與慢性病防控、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的立體化網絡,公衛防護網越織越密,健康防護墻越筑越牢。
![]()
8.健康老齡化
醫養結合 長護險
健康老齡化,是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抓手。十年間,老齡照護保險的推進、社區照護體系的完善、家庭養老床位的探索……健康老齡從“家事”變為“國事”,從愿景走向現實。
![]()
9.生育友好型社會
二孩三孩政策 育兒補貼
從“全面二孩”到“三孩政策”,從發放育兒補貼到增加普惠托位,我國出臺系列舉措,化解“生育煩惱”。一個覆蓋生育、養育、教育的全周期保障網絡正逐步完善,愿生、敢生、養得起、育得優的社會環境正加速形成。
![]()
10.醫療反腐
整治“帶金銷售” 糾風肅紀
民生痛點,就是反腐發力點。從查處“帶金銷售”到嚴打醫療回扣,從糾治行業歪風到肅清系統積弊,醫療反腐利劍直指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既凈化了醫療生態,更讓醫患關系回歸治病救人的本真。
![]()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編輯 | 康曉杰
校審 | 孫茜
策劃 | 王菲菲 崔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