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讓氣象科普融入校園生活,10月24日學校組織了“氣象科普筑夢 智引未來”青島市科學教育提升活動——科學家進校園活動。該活動活動由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教育局主辦,城陽區氣象局、城陽區科學技術協會、城陽區教育體育局及城城陽十一中承辦,特邀氣象專家孫穎老師帶來《我們身邊的氣候》專題科普講座。
![]()
孫老師以《我身邊的天氣與氣候》為題,用樸素生動的語言,為同學們解開“青島夏天為何多霧”“城陽櫻桃為何會被風吹落”“嶗山多雨卻不怕澇”等生活氣象謎題,引導大家從身邊“小問題”入手,學會思考極端災害防御、全球氣候變化等“大課題”的解決思路。
![]()
氣候不僅影響著自然環境,更深度塑造著地域文化與景觀。孫穎老師展示了青島多樣的民俗、特產與景觀,從嶗山綠茶的種植,到海濱獨特的漁俗文化,再到四季變換的山海風光,生動詮釋了“地形、氣候→習俗、風景”的緊密聯系,讓同學們意識到:氣象科學并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日常的衣食住行與家鄉的一景一物中。
![]()
![]()
講座現場,同學們聚精會神,在孫老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互動,科學探索的熱情被充分點燃。活動尾聲,師生們共同參與“氣象科普筑夢 智引未來”主題合影,定格這場科學盛宴的精彩瞬間。
![]()
![]()
![]()
講座最后,孫穎鼓勵同學們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與發問:“科學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日用品’”。她寄語同學們:“學習就像觀察天氣,今天懂一點‘氣溫’,明天懂一點‘降水’,慢慢積累,就能看清整個‘氣候’的全貌。愿你們每一個今天,都能比昨天多懂一點知識、多一份成長!
![]()
![]()
通過此次活動,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氣象科學魅力,激發了大家對科學探索的熱情,助力青少年在科普筑夢中智引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