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中國外貿軍備可能引發機密外泄,進而影響中國國防安全的討論甚囂塵上。這一話題的興起,源于近期從印度和巴基斯坦方向傳來的諸多與中國裝備相關的消息。
先來說說印度方面的情況。在五·七印巴空戰之后,印度方面有了意外“收獲”——他們撿拾到了霹靂 - 15E這款性能卓越的導彈殘骸。印度人對此十分上心,通過一番拼湊研究,似乎還原出了霹靂 - 15E的諸多關鍵部件,像導引頭、儀器艙,甚至助推段的火箭發動機以及相關控制系統等的殘骸。
![]()
目前,印度正打算將這些從霹靂 - 15E上獲取的技術,應用到他們引以為傲的阿斯特拉馬克 - 2型導彈上,也就是阿斯特拉導彈的升級型號。有趣的是,在五·七空戰時,印度還矢口否認中國導彈的先進性,如今卻“口嫌體正直”,撿起霹靂 - 15E殘骸試圖仿制。
再看看巴基斯坦這邊。在五·七空戰中,巴基斯坦憑借出色表現打出了赫赫威名,也增強了對中式裝備的信心。最近,有人偷拍到了在巴基斯坦某機場的中國出口型直 - 10ME武裝直升機的照片。
這兩條新聞交織在一起,引發了中國國內網民的擔憂。大家開始焦慮,這種外銷武器不可控的泄密情況,是否會影響我國軍隊裝備相關武器的保密性,甚至危及國防安全?
![]()
其實,世界各國對于外銷軍備都有相應的管理手段。以美國為例,在其外銷王牌F - 35戰斗機上,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僅對隱身涂層進行降級處理,還在電子系統以及整個控制系統上動了手腳,使得美國能夠遠程訪問甚至控制這些戰機。此外,美國在外銷武器時,會刻意保證外銷型相對于美軍自用型存在一定技術降級,以此確保美軍武器的先進性,在面對自己賣出去的武器時仍能占據壓倒性優勢。
前蘇聯的做法更為“極端”,其對外銷售的武器被稱作“猴版武器”,即在很多關鍵指標上大打折扣。比如在海灣戰爭中,被擊毀的T - 72坦克,其使用的主裝甲就比蘇聯自用型有所降級,發射的穿甲彈也是蘇聯自用穿甲彈的降級版本。
回顧我國過去的軍貿銷售,早期我們十分“實誠”,解放軍用什么就直接對外銷售什么,甚至有些裝備是直接從解放軍部隊調撥出去的。兩伊戰爭期間,我們賣出去的69式、79式坦克,都與解放軍自用型同型。
![]()
然而,隨著我們更深入地介入軍貿市場,發現這種做法確實會對自用型裝備產生一定威脅。于是,我們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在外貿線上主推那些在與內裝型武器競爭失敗后,對某些方案進行重新利用的產品。這也是我國很多外貿坦克技術的來源。
近年來,解放軍越來越推崇“一個型號,兩種用途”,即自用型和外貿型直接使用同一種裝備,不過在型號上會加以區分,外貿型加一個“E”(Export,意為出口)。當然,在裝備內部也會進行一系列修改。有分析指出,霹靂 - 15E這款導彈在出口時,對主動導引頭的性能、使用的波段,甚至是某些控制率等都進行了修改,其性能要稍微弱于我們自用型的霹靂 - 15,至少在射程和抗干擾這兩個指標上有所降級。
![]()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裝備上,比如我們最近推向市場的梟龍戰機,就是完全適應外貿戰場需要、我軍尚未裝備的戰機。而直 - 10ME這樣的武裝直升機,也針對外貿市場進行了一些定制化修改,替換了許多自用設備,以達到自用型保密的效果。
我們要明白,在軍貿市場上,我們的所有收獲最終都會反哺給軍事工業。一方面能獲得更多資金支持,但另一方面,我們的很多技術也不可避免地會流向世界。這正是中國軍備走向世界所必須面臨的代價。這條路,美國人走過,英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都走過,相信中國未來也能走得很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