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之所以在近代被西方文明所碾壓,根本原因就在于對狗的不尊重上面。這一點,我們只需要看一下中國傳統中對于狗的評價就可以知道,比如說狗急跳墻、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看門狗、狐朋狗友等等,基本上都是貶義詞。這些詞匯,無疑表現了中國古人對狗這種生命極度的不尊重。
這種不尊重,甚至影響到了涉世未深的孩子們。比如說近日,上海一名6歲男子,竟然在小區里公然宣稱小區的兒童樂園“寵物不許入內”。很難想象,一名已經6歲的成年男子,是受到了什么樣的教育,才能對可愛的狗狗們如此痛恨,甚至要將其隔離在外。這種歧視性的觀點,無疑讓人想象舊社會上海灘“犬與華人不得入內”的民族傷痕。
![]()
所幸的是,當時狗主人正好在旁邊聽到了這句話,于是及時出手,制止了該男子對于自己家愛狗的歧視性行為。保障了愛狗在兒童樂園內的合法權益。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反思。如果當時狗主人不在現場呢?如果狗主人不是一位健壯的成年男子,而是一名弱小的單身女子呢?那么狗狗被歧視的事情是不是就沒有人出頭了?甚至狗不好還要被物理上的踢出小區的兒童樂園。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我們社會的文明進步,豈不是要被這些惡人們所阻礙。
![]()
相比之下,西方社會對于狗的尊重就遠超我國。比如說美國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他的寵物狗“格里姆”曾被視為家族財富與地位的象征。這只狗在去世后被安葬于紐約州長眠公園,僅墓碑造價就超過8萬美元,碑文刻有“深切悼念我的忠實不渝的朋友”的悼詞,正是對于這種對狗的尊重,才讓美國成為當前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而在我國,這種事例極其稀少,解放前,一名地主家里的愛狗被一名名為黃繼光的少年用打豬草的鐮刀殺害,這名地主非常憤怒,想通過“一命還一命”的方式讓該少年為狗償命,然而卻遭到周邊人群的強力阻撓,最終只能將其毒打一頓,背著狗游街示眾,以及為狗子披麻戴孝三天三夜,并狗子安葬的一切費用都由其全家承擔。
由此可見,學習西方先進經驗,全面打造愛狗型社會,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贊同請轉發,喜歡本文的話,歡迎關注活在信息時代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