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俄羅斯的宣傳,它發動的戰爭的原因主要兩個:一是北約東擴威脅其安全;二是烏克蘭政權已經成為“納粹”,迫害、殺戮烏東俄語居民。
所以發動戰爭——“特別軍事行動”——的目的也有兩個,一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永遠和俄羅斯做朋友;二是“解放”烏東,并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三年多的戰爭已經證明,即便歐洲認為“烏克蘭倒下了下一個就是自己”,他們也做不到團結一致、竭盡全力幫助烏克蘭抵抗入侵,不少國家連出點錢都心如刀割,比擠牙膏還慢;俄羅斯的無人機和載人飛機一次又一次地闖入北約國家領空,北約國家除了裝模作樣地出動戰機再打打嘴炮,不敢采取任何實質性行動。
半個多世界的和平,很多兵工廠都轉向生產民用產品,人口基數、經濟體量和工業規模都遠高于俄國的歐洲,竟然生產不出足夠的炮彈,以至烏俄發射炮彈比長期保持在1:5以上,到現在也只達到1:2-3的比例。兵工廠把炮彈殼造出來后竟然沒有炸藥填充……
![]()
我曾經計算過,開戰前9個月,俄軍僅在戰場上發射的炮彈,就相當于德國420年的產量。
這樣一群烏合之眾,自保都困難,威脅俄羅斯的安全,何止是笑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至于所謂“烏東大屠殺”,聯合國專業機構有多份調查報告,結論都是子虛烏有——聯合國官網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打開,無需特殊工具,有阿拉伯語、中文、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版本。只要你想查,這些報告都可以查到。
再說了,俄聯邦連提升本國民眾的生活水平都不感興趣,豈會去關注烏克蘭的俄語群體!
截至2025年,遠離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地區,能夠接入集中下水道的家庭數量在10-30%不等,擁有抽水馬桶的家庭數量占比為15-40%不等,哪怕是零下40度的寒冬,也只能使用室外旱廁;能夠用上清潔水的連12%都不到。
俄羅斯知名博主@SiberianLife于2024年發帖說:“我在薩哈共和國村子住了一個月,家家都是木頭茅房,冬天上廁所得穿羽絨服,拿手電筒,糞便凍成冰坨,春天用鏟子鏟。”
![]()
一名教師于2025年1月發帖說:“楚科奇的學校終于裝了兩個抽水馬桶!但只能老師用,學生還是去外面……”
“特別軍事行動”近4年,直接費用數千億美元,哪怕拿出其中的零頭,也足以解決這些問題。
但他們沒有。
由此可見,這兩個理由都不成立,不過是虛假的宏大敘事而已。
真實的原因有很多,如烏克蘭肥沃的黑土地和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如2024年的總統大選,如國內尖銳的社會矛盾……
但最要的一條,是烏克蘭即將加入歐盟——你沒有看錯,不是北約,是歐盟!
眾所周知,俄烏之間矛盾對立真正的公開化,始于2013年11月21日烏克蘭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正式宣布暫停簽署烏克蘭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議并引發“尊嚴革命”。
亞努科維奇拒簽的直接原因是俄方施壓:如果烏克蘭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俄方將切斷天然氣供應、實施貿易禁運,并凍結30億美元貸款。
當然,也有私人利益:亞努科維奇家族控制烏東工業,與俄羅斯寡頭深度綁定,得罪俄國就等于自斷財路。
俄羅斯為何如此忌憚烏克蘭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雖然只是局部——協議呢?
超過50歲的人都知道,烏克蘭簽署這項協議后,經濟有望迅速發展,然后倒逼社會改革,10多年后就能——如果沒有俄國的干預與阻撓,可能現在已經——加入歐盟了。
![]()
這意味著烏克蘭有望——可能現在已經——像波羅的海三國那樣成為遠比俄羅斯富裕的國家。
不久前,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宣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加入歐盟;土耳其的歐盟夢更是做了半個多世紀——誰都不傻,好處大家都知道。
烏克蘭成為富裕國家,對俄羅斯的影響有多大?
由于歷史原因,烏、俄兩國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個家庭的父子、兄弟、姐妹,都可能分居于烏克蘭和俄羅斯。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的很多至親就生活在俄羅斯;前天到訪華盛頓的俄國特使德米特里耶夫的出生地是基輔,他肯定會有親戚生活在烏克蘭;澤連斯基當年在烏克蘭演藝界小有名氣后,馬上就到莫斯科支發展事業,并成為整個東歐的演藝明星。
前蘇解體后,靠出售能源,俄羅斯的經濟一直比烏克蘭強得多,尤其是2000開始國際油價暴漲并在高位維持20多年,俄羅斯的GDP把烏克蘭甩出了好幾條大馬路。
如果烏克蘭因為加入歐盟而迅速遠超俄羅斯,俄國人會怎么樣?
他們會認為,俄國的社會管理與運行模式是落后的。
所以,克宮不惜一切代價——哪怕發動戰爭——也要阻止烏克蘭融入歐洲。
有句老話最能描述這種場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烏克蘭想發展,想富裕,想過好日子,對俄國來說,就是罪!
現在,俄國人已經知道,他們的戰略目標已經失敗——不許烏克蘭成為文明國家——因此就死抱住北約來說事。
正在美國的克宮特使德米特里耶夫接受美媒采訪時提出了“新”的和平設想:
1.俄方愿意討論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
2.解決烏東俄語地區的領土問題;
3.烏克蘭的中立地位確保俄的安全。
![]()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1.烏軍撤出頓涅茨克,讓烏東——當然還有克里米亞——正式成為俄國領土,由俄國自己來保護俄語人口。
2.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保護俄羅斯的安全;
3.由俄羅斯來保障烏克蘭的安全。
關于第1條,澤連斯基已經無數次表示絕不撤軍,歐洲也強烈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但俄國人認為可以用川普來施壓。
第2條問題不大,因為北約不接納存在領土糾紛的國家,但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國家愿意通過“堅定聯盟”來保障戰后烏克蘭的安全。
至于第3條,那就是個笑話,沒有討論的價值。
烏克蘭的態度很簡單,先停火,再談判。
早在去年川普勝選后的第一時間,澤連斯基就“識時務”地表示,愿意“就地停火”,接受部分領土被俄占領的事實,但拒絕從法律上承諾它們屬于俄羅斯。
這是預判川普立場后做出的最大限度的讓步,因為只要讓這些領土留在俄國人手里,要等很多年才能拿回去。
但我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被占領土上的居民可以自由選擇留下還是向西遷移。
當今時代,保持選擇發展道路的主權比領土更重要,很多比烏克蘭小得多的歐洲國家都是發達國家,民眾生活舒適愜意——讓普通人過上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俄方絕不會同意“就地停火”,因為他們的戰爭目標就是不允許烏克蘭民眾過上好日子。
他們的另一個目標,是用這場戰爭告訴世人:這個世界的規則毫無意義,只有拳頭大才有發言權;小國只能做大國的附庸,把命運交給大國去決定,別總想著過好日子。
如果把烏克蘭和俄羅斯比作兩個人,意思就是:強者有權欺負弱者,弱者只能聽天由命。普通人如果力氣弱、拳頭小,就只能被欺負。
今天早上,我看到一個腦殘評論俄烏戰爭時說:“弱國無外交,烏克蘭就是一枚棋子,俄美是對弈棋手。”
![]()
這番話完美演繹了俄羅斯的戰爭目標。所以,俄國人只與川普談判,卻拒絕與烏克蘭談。
說明一下,“弱國無外交”這句話,是列寧于1921年所說,在這個星球上,只有兩個地方的人將它奉為圭臬。
事實證明,烏克蘭這個小國、弱國,不僅有外交,而且在外交場合風生水起,成功將無數國家的態度從要求他流亡轉變為軍事援助與經濟支持。
把“弱國無外交”擴展到普通人身上,就是拳頭小又沒有勢力的人只能被拳頭大、有勢力的人剝削欺壓,別想過什么好日子。
烏克蘭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就會在國際層面上摧毀這個強盜邏輯;如果它失敗,這個強盜邏輯就會在全世界盛行。
具體到個人,也是如此。
這就是我們祈望并支持烏克蘭獲勝的原因,因為烏克蘭明天怎樣,普通人的明天也是怎樣。
我不知道那個傻缺為什么興高采烈,因為那樣的明天對他和他的家人同樣是災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