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號,一則關于“黑龍江五常市大量燕子滯留地面”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
不少網友看到這個突發情況,比較擔憂這個動物異常的情形,會不會是災害將至的預兆呢?目前專家已經對此做出了回應了。
![]()
據悉,從視頻中看到,數十只燕子散落在民居前的空地上,飛行艱難,部分甚至奄奄一息。對此,生態專家迅速給出回應:這是短期內斷崖式降溫導致的自然現象,與災害預兆無關。
![]()
“往年這時候燕子早就飛走了,今年一下子冷得太快,它們可能還沒準備好。”五常市當地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
9月中旬以來,黑龍江省遭遇罕見強冷空氣襲擊,五常市最低氣溫從15℃驟降至0℃左右,并伴隨雨夾雪天氣,仿佛一夜入冬。
![]()
吉林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分析,燕子遷徙主要依賴氣溫和光照變化觸發。此次降溫速度過快,燕子體內能量儲備和遷徙本能未能及時調整,導致部分群體滯留。
“低溫會使燕子身體僵硬,飛行能力下降,同時昆蟲數量銳減,它們無法通過捕食補充體力,最終因饑餓和寒冷墜落。”
![]()
不過往往在出現這種動物異常反應時,人們下意識都會比較擔心是災害的預兆,因為動物一般對此比較敏感,比如出現地震等災害。
然而,面對網友“災害預兆”的猜測,多位專家予以否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生態學家解釋,候鳥因天氣突變滯留的現象在自然界并不罕見,尤其在高緯度地區。
![]()
“燕子對氣溫極其敏感,若在遷徙窗口期遭遇寒潮,很容易出現群體性應激反應。這屬于正常的生態適應過程,與地震等地質災害無任何科學關聯。”
黑龍江省氣象臺數據顯示,今年9月以來,北極渦旋南下勢力偏強,導致冷空氣頻繁侵襲東北地區。這種氣候波動雖屬極端,但仍在自然變率范圍內。
![]()
而且目前也沒有發現其他動物的異常舉動,加上地震中心的監測數據都是正常的,所以不必擔心。
事件發生后,當地林業部門和志愿者迅速展開救助。五常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已將部分體弱的燕子轉移至溫暖室內喂食,待氣溫回升后分批放飛。“如果市民發現墜落燕子,可先將其放置紙箱中保暖,并補充葡萄糖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