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為把全會描繪的“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藍圖變為現實,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廣大全國政協委員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為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凝心聚力。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黨建研究會副會長、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一春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中國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向全世界傳遞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決心和信心。實現“十五五”時期發展目標,發展和開放是發力點、落腳點,高質量和高水平是核心詞、關鍵項。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責任,貫徹落實到“十五五”規劃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不斷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原主任、華鼎國學基金理事長高雨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以創新為核心驅動,統籌推進產業升級、內需擴大、深化改革、風險防范與區域協調,構建新發展格局。首先,強化創新驅動推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優化產業結構。其次,擴大內需深化改革,持續采取有效措施激發消費活力,深化要素改革。第三,防范風險和促進協調發展,統籌安全與發展關系,推進區域協調平衡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做為“十五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會公報指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既是未來五年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方向,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十五五”時期教育工作的任務要求。作為教育界委員,將在本職工作中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努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的行動指南。隨著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和“十五五”規劃的深入實施,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將更加穩健。教育與科技也將在這一進程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持續的支持和動力。站在“十五五”的新起點,如何在穩增長與提質增效之間尋求平衡,如何讓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社會效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高校作為創新策源地,應主動打破學科壁壘,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發揮更大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員曲偉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聚焦“十五五”發展規劃,為建設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了指引和遵循。黨的領導是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本保證,而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又印證了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國防能力的躍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對于航天人和科技工作者把握時代脈搏、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十五五”期間,要為建設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繼續奮勇登攀。
全國政協委員、民族文化宮二級研究館員們發延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的深刻把握,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國家安全等一系列戰略部署,處處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特別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增強“五個認同”,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三中學副校長賀穎春說,作為“十四五”參與者、經歷者和奉獻者的每一位中國人,都會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榮幸。肅南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十四五”時期以牧業模式創新破解草畜矛盾,以有機產業延伸提升綠色價值,以農文旅融合拓展發展空間,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兩山”轉化新圖景,正在祁連山下徐徐鋪展。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必定會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磅礴偉力,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堅定邁向“十五五”新征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統促會理事、民革黨員孔維克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聚焦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在兩岸關系上,“和平發展”是主基調,展現了以交流融合增進理解、以共同利益夯實基礎的路徑自信;“推進統一”是歷史必然,彰顯了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石,而一個復興的中國必然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積極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穩步推進,民族復興勢不可當,祖國統一大業也將取得新進展。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要深入學習領會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克服當前兩岸交流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障礙,盡最大努力擴大兩岸交流交往,完善兩岸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決打擊“臺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會主委吳志明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信心。福建是兩岸融合發展的前沿陣地,更要將宏觀部署轉化為具體實踐。要引領包括臺胞臺企在內的各方力量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同時,依托“文緣相承”優勢,聚焦閩南語、媽祖文化、非遺技藝等兩岸共通文化符號,促進青年文化交流,強化民族認同,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的磅礴力量。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吳為山表示,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全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動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偉力讓我們充滿自信,指引我們感悟時代、擔負使命,也引領人們讀懂中國、融通世界。在“十五五”新的征程上,文化工作者要繼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寶庫中汲取奮進力量,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賡續歷史文脈,創造時代新篇,奏響文明互鑒樂章,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文藝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文藝工作者當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深情筆觸描繪時代畫卷,用鮮活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源源不斷的文藝力量。要深耕傳統“母體”,筑牢文化根基,應汲取“源頭活水”,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著力構建原創性、本土化的藝術理論體系,厚植國民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要守護藝術本體,尊重藝術規律,讓作品具有歷久彌新的藝術生命力;要懷赤子之情感知時代,創作出有筋骨、有溫度,能經得起人民審閱、歷史檢驗的精品力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全會提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為“十五五”期間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未來五年,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前景廣闊,要將文化旅游業真正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和幸福產業,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旅游強國,推動文化旅游業發展行穩致遠。要以高質量的文化旅游供給,推動現代科技、文化創意和業態創新,滿足人民群眾對詩與遠方美好生活的高水平需求。要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推動入境旅游提質升級,持續擴大新時代文化旅游的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采寫整理:高志民 賀春蘭 孫琳 奚冬琪 王慧 修菁 付振強 趙瑩瑩 謝穎 張麗 李恒
編輯:莫愁
審核:周佳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