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近年來,河南各級法院和全體干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忠誠履職、砥礪奮進,涌現出一批成績突出、堪稱榜樣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近期,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授予50個集體“河南省法院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授予150名個人“河南省法院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豫法陽光”將推出河南法院雙先風采巡禮專欄,全面展現這些受表彰集體和干警的先進事跡和亮點工作,為新征程上更好書寫司法為民新答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
![]()
郭鳳香,女,1983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綜合審判庭)副庭長、一級法官。秉持司法為民理念,運用“一聽二走三邀四解”調解法,將法庭搬到村里,積極開展法治宣講,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市中院嘉獎、全市法院優秀法官等多項榮譽。
“四維”法治視角賦能基層治理
在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上,常常能看到一個嬌小卻干練的身影。她或是蹲在田埂上與村民拉家常,厘清鄰里間的宅基地糾紛;或是坐在村委會的長椅上,拿著判決書給鄉親們逐條解讀法律依據;或是在工地臨時搭建的調解室里,為受傷農民工爭取急需的治療費用。她,就是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員額法官郭鳳香。
“想得多、看得遠、抓得準、挖得深”,是郭鳳香對自己辦案風格的概括。這“四維”視角,源于她在民事審判與行政審判領域的雙重歷練。宛城區法院是“行民交叉試點法院”,郭鳳香積極投身該項工作中,深入探索工作方法,她將“不就案辦案,要為民解困”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程序銜接精準化、法律適用協同化、實質解紛一體化”的獨特方法論。她追求的不是簡單的“案結”,而是“事了”“人和”,力求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想得多:穿透糾紛表象 力促事了終局
“案結不是目的,事了才是終點。”郭鳳香始終踐行這一理念,擅長透過表面糾紛,抓住核心訴求,穿透性化解潛在的“案中案”“案外案”,以達到案結事了、定分止爭的目標。
“謝謝你,郭法官,幫我拿到這救命錢!本來以為官司會一直打下去,完全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拿到10萬塊……”躺在病床上的當事人李某在與郭鳳香視頻通話時激動地表示。原來,工人李某在工地作業時不幸摔成重傷,但自身的經濟狀況讓他無力支付高額治療費用,而施工單位拒絕認定工傷,無奈李某只有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作為該案的承辦人,郭鳳香通過認真審閱案卷,發現如果僅審理“勞動關系確認”這一民事案件,即便李某勝訴,后續還需經過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鑒定、工傷保險金支付等流程,需要很長時間,而李某此時已無力負擔二期康復治療的費用。她直接聚焦賠償問題開展調解:她手繪“維權全周期圖譜”,幫李某分析訴訟成本與周期;援引法律及類案裁判結果,為企業釋法明理,打消企業欲進行訴訟“持久戰”的想法;同時,又通過互聯網平臺為雙方搭建溝通渠道。
最終,經過反復協商,雙方達成和解,施工單位當庭支付第一期10萬元賠償款,讓李某得以安心治療,后續可能產生的糾紛也至此終結。調解成功后,躺在病床上的李某特意通過視頻通話向郭鳳香道謝,施工單位也送來錦旗致謝,調解協議也如約履行。
![]()
看得遠:錨定個案正義 輻射社會效能
“裁判結果既要合法,也要合情合理;既要實現個案正義,也要盡可能實現辦理一案帶動一片的效果。”這是郭鳳香對工作的追求。
某村小組因征地補償款分配引發糾紛,其中一戶村民向法院提起訴訟。考慮到該案背后涉及眾多村民利益,處理不好不僅會引發部分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還會影響整個村的安寧。為查清事實,郭鳳香帶著團隊成員五下村莊,查土地臺賬、核分配方案、看現場狀況,與村干部一起算“明白賬”。
“判決不能只讓原、被告懂,得讓全村人都明白‘為啥這么判’。”為實現矛盾的實質化解,郭鳳香決定發揮示范判決的引領作用:在撰寫判決書時,清晰列出法律依據,詳細分析補償款分配標準;判決書送達后,她又專程到村里開“說明會”,向村民解讀國家行政征收的政策與標準,闡明行政征收后相關權益分配的法律規定。當事人當場服判息訴,村小組不僅按判決支付款項,還主動參照標準為其他村民發放補償款。
“郭法官這份判決就像一本‘教科書’,既解了當下的糾紛,更定了以后的規矩!”村支書的感慨,正是對郭鳳香“辦一案、成一案、帶一片”工作理念的最好認可。
![]()
抓得準:立足 “治已病” 推進“防未病”
“辦案就跟看病一樣,都得找準‘病根’,對癥下藥。如果案情復雜,也得借助‘聯合會診’的力量。基層治理也不能僅限于‘治已病’,還要‘防未病’。”郭鳳香常這樣說道。
某村村民李某與鄰居因家門口出路問題發生矛盾,向法院提起相鄰關系訴訟;同時,與此相關的另一起行政案件也在審理中。經過現場勘察、兩起案件的開庭審理及會商研判,郭鳳香與另一案件承辦人找到了案件的癥結在于宅基地建房審批問題。
![]()
于是,郭鳳香站在“行民交叉”視角分析問題,并主動發揮聯動解紛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府院聯動”機制,邀請當地鎮政府分管土地的負責人員、當地村支書等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尋求解決宅基地建房手續問題的路徑;另一方面,就兩家出路問題,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引導雙方互諒互讓,共同商量解決方法。最終,經過多方協同聯動、通力配合,兩起案件均得以圓滿化解。其間,郭鳳香還就轄區宅基地建房手續審批問題向鎮政府發送司法建議,并被鎮政府采用作為“鄉村治理范本”,在全鎮各個村試行推廣,從源頭上減少了類似糾紛的發生。
挖得深:運用司法智慧 助力基層治理
“法不光要寫在紙上,更要走進老百姓心里。”郭鳳香不僅用經驗解決個案,更將司法智慧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新工具”。
“日子過得好不好,不在彩禮多少,而在兩口子心齊不齊。”在調解一起離婚案件時,郭鳳香通過檢索辦案系統,發現該村近年來離婚案件數量上升,且案件中多涉及彩禮返還問題。于是,郭鳳香專程到當事人所在村部,以真實案例進行現場說法,就地開展一場以“倡導移風易俗、培育時代新風”為主題的普法宣講,將彩禮的定義、范圍、高額彩禮的危害后果、彩禮返還的法律規定等剖析到位,對在場村民提出的問題逐一回答,村民們聽得連連叫好稱贊。
![]()
同時,她將辦案與調研深度整合,通過案例深挖問題根源、反思問題成因、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化解路徑。她帶領團隊梳理紅泥灣法庭近三年案件數據,從案件類型、數量、當事人年齡分布等維度分析,撰寫涉婚姻家庭問題分析報告,抄送當地政府,為完善鄉村治理制度提供了重要參考。
自2024年5月底開始,郭鳳香擔任基層法庭負責人,她辦理的案件無一發還改判,辦案質效始終位列全院前列,帶領團隊多次獲評“辦案標兵團隊”,多起案件成了全院傳閱的“精品案件”。
“法槌敲響的每一聲、調解成功的每一次、裁判文書的每一頁,都是我對法官職業的熱愛與執著。”郭鳳香的身影,始終穿梭在辦公室、審判庭與田間地頭。她擔得起“新使命”,啃得下“硬骨頭”,解得了“千千結”。從化解矛盾糾紛到推動鄉村治理,從守護群眾權益到傳播法治理念,郭鳳香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溫暖民心,以一名基層法官的責任與擔當,讓法治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成為群眾心中最可靠的“正義守護者”。
供 稿:南陽市宛城區法院
統籌策劃:省法院宣教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