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6時許,湘潭東站人影綽綽,工具聲、呼喚聲、機械轟鳴聲交織成一片,一場道岔尖、基軌更換施工正式“打響”。
![]()
“道岔區段更換鋼軌是集中修施工的‘重頭戲’,我們既要跟上工務換軌的節奏,又要確保設備拆得精細、裝得可靠、調得精準。”長沙電務段湘潭信號車間主任、施工負責人彭舟說。
施工現場,工務人員操作機械將舊尖軌、基本軌緩緩移出,電務人員同步展開外鎖裝置的拆解。湘潭信號集中修工區工長胡洪強趕到121號道岔,迅速斷開轉轍機安全接點,用鉗子熟練地拆卸開口銷,同組的信號工胡文濤半蹲著,拿起電動扳手逐一松開道岔桿件連接位的螺桿。
鎖閉鐵、鎖鉤、鎖閉框等部件被依次取出,大大小小的螺桿螺帽按編號放入塑料桶,一切井然有序,如庖丁解牛般利落。不到20分鐘,一組道岔被徹底“肢解”。
![]()
“精細地拆是為了精準地裝。”胡洪強一邊清理油污,一邊提醒大家,“趁著工務換軌間隙,我們要對所有拆下的外鎖部件做一次深度清理和檢查。”
汗水與灰塵混在一起,作業人員卻毫不松懈,手握鋼刷仔細打磨銹跡,對磨損的鎖鉤、軸銷進行更換,再一一注上白油,確保每一處部件都恢復最佳狀態。
“換軌不是簡單的‘以舊換新’。”黨員技術骨干呂品強說,“鋼軌做‘手術’,對電務設備也是一次難得的‘深度體檢’。尖軌、基本軌一換,外鎖裝置也必須同步整治,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道岔整體性能。”
隨著新軌緩緩落入槽位,胡洪強和工友迅速啟動“重組”階段,3組人員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所有外鎖裝置的安裝與調試。大家相互配合搬運桿件,并協同操岔進行調試。既拼速度,又比細節。
![]()
施工現場,淺黃色的身影在線路上來回穿梭。兩人一組,抬桿、對孔、穿銷、緊固,再操動道岔進行微調。
“注意缺口!”“動作曲線再核對一次!”對講機里傳來室內外聯調的指令。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現場氣氛緊張卻有條不紊。
“咔嗒……”17時20分,對講機里終于傳來捷報:“121號道岔動作曲線、缺口值達標!”道岔在雨中“舒展”自如,施工順利完成。
![]()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通訊員 張煒 卓惟湘
編輯:凌子旎
審核:趙岳 徐媛
監制:曾佳梅
![]()
內練“筋骨”,外修“顏值”,動車組“秋日問診”進行時
![]()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喬濟源:心守荒漠戈壁 志比阿爾金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