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最近放了一記重炮,效果堪稱“核彈級”。面對鏡頭,她直言不諱:“我是中國人”,支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10月20日,鄭麗文在被問到是否考慮赴大陸交流。她幾乎不帶停頓:“當然要!”問她擔不擔心被“貼標簽”、甚至被法辦?鄭麗文一笑置之:“這有什么好怕的,怕就不要出來混了。”
干脆,利落,沒在怕的。
她進一步說,只要能化解兩岸矛盾、推動和平合作,“我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什么人都愿意見”。接受臺媒采訪時,鄭麗文更是直接點出問題的核心:賴清德當局的兩岸政策,早已“走入死胡同”,引發多數人反感。
她直言,絕大多數臺灣人民是愛好和平、想遠離戰爭的,而“九二共識”才是兩岸對話的“定海神針”,反對“臺獨”才是真正的保臺之路。
就這么幾句話,在島內政壇掀起滔天巨浪。
國民黨內一些人如芒刺背。趙少康直接放話威脅,稱其指令“出不了黨中央大門”。而另一邊則拍手稱快,認為她說出了藍營長期不敢明說的心里話——在臺灣,“我是中國人”這句話被民進黨污名化太久了,鄭麗文是要把它重新扶正,讓它成為榮耀。
![]()
鄭麗文還不忘點破民進黨的老套路:靠偏離歷史事實、違背國際法理的論述,不斷制造仇恨和對立,不僅在兩岸之間,也在島內制造分裂。她呼吁,別在內部找敵人,別再打“仇中反中”牌,否則只會讓臺灣陷入言論緊縮、寒蟬效應,最終變成“一言堂”。
句句戳中要害。
看來,鄭麗文這幾槍,開得果斷,也開得正是時候。當民進黨還在操弄對立、制造恐慌,她卻敢說出“怕就別混”,不是莽,而是看清了風向——要和平、要交流,才是臺灣真正的民心所向。
賴清德那套“抗中保臺”的老劇本,臺灣民眾已經看膩了。
放在幾年前,鄭麗文這樣的表態,恐怕早被綠營網軍和名嘴的口水淹死。但今時不同往日。
鄭麗文敢說,不是因為她膽子特別肥,而是因為她看準了風向變了。
真正讓“臺獨”勢力脊背發涼的,還不是島內的民意轉向,而是他們一直緊緊抱住的那條“大腿”——美國,似乎也在悄悄抽身。
近日特朗普說“不認為2027年會有武統”,愿在臺灣問題上與大陸合作的表態,反映了其政府對中美實力對比、戰略成本和自身利益的現實考量。
最近,美國頂級智庫蘭德公司發布了一份長達115頁的重磅報告,內容堪稱“顛覆性”。它罕見建議美國政府全面調整對華戰略,尤其在臺海問題上,明確提出美國應“接受中國核威懾”“避免發展威脅中國本土的軍事能力”,并且——最關鍵的一句——“應推動中國大陸以漸進、和平方式實現統一”。
理由?很簡單:“臺灣不值得美國冒與中國開戰的風險。”
顯然,特朗普政府及專家智庫已認識到,在中國家門口(特別是第一島鏈內)的軍事沖突中,美軍的勝算并不高。有評估顯示,一旦臺海爆發沖突,駐日美軍可能在48小時內被壓制,美軍航母戰斗群的生存概率也低于30%。因此,渲染“中國不急於動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美軍在直面自身軍事劣勢后,為避免被卷入一場勝算不高的沖突而采取的“降溫”說辭。
換句話說,美國人也在學聰明了:口頭支持可以,真要動手?對不起,請“臺獨”分子自己買單。
這一切,對“臺獨”勢力來說,簡直是五雷轟頂。
![]()
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靠著“戰略模糊”在臺海問題上左右要價,讓某些人總幻想著“美國會為我出兵”。但現在,美國戰略界越來越多人開始面對現實:中國的崛起擋不住,臺海統一是大勢所趨,美國沒必要為了一場必輸的棋局壓上國運。
前有大陸實力今非昔比,后有美國承諾越來越像空頭支票,臺灣老百姓也逐漸醒過味兒來:再跟著民進黨高喊“抗中保臺”,遲早要把身家性命搭進去。連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都承認,民進黨近期在罷免案中受挫,正是因為“抗中”牌打過頭,民心思定,厭惡冒險。
換句話說,“反臺獨、要和平”正在成為島內沉默的大多數真正的心聲。
民進黨那一套“大內宣”還能騙多久?當“倚美謀獨”的戲碼落幕,“臺獨”神話也就走到了盡頭。
![]()
總之,鄭麗文的當選為兩岸關系帶來了一定的積極信號,但大陸對臺政策的核心原則和目標始終不變: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同時反對美國等外部勢力干涉臺灣問題,同時堅決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鄭麗文在這個時間點站出來,不是莽撞,而是精準。她看到了大陸的決心、美國的算計,以及臺灣民眾對和平真實的渴望。
歷史從不同情逆流者。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而眼下,退潮的哨聲,已經吹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