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醫務人員通過“問政四川”平臺反映,綿陽江油市某公立醫院欠發2024年半年補發工資。
據悉,這是一家始建于1983年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開放床位400張,設有20個臨床科室31個專業,9個醫技輔助科室。
江油市衛生健康局對此事回應稱,2025年1月,醫院根據江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通知,啟動了事業單位工資標準調整工作,該調整自2024年7月起執行。
2025年1月13日、15日,醫院分別組織召開院長辦公會和院黨委會,會上討論決定:全院職工工資標準調整從2024年7月起執行。
因醫院運營困難、賬戶凍結、2025年全院職工工資標準調整以及規范職工保險繳費基數后保險費用增加等原因,現先從2025年1月開始調整工資標準,目前暫無力補發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的調標工資,待醫院運營情況好轉后再予以核算補發。但是截止目前,該醫院運營情況尚未好轉。
![]()
曾幾何時,“醫生”是穩定、體面的代名詞。可如今,降薪、欠薪的相關討論帖,在網上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醫生都有類似遭遇。
甚至有不少醫院,把其他東西都一刀切,只吃基本工資,到手2000左右,基本生活都沒法維持。但業務量在增加,醫院卻是虧損狀態。即便如此,有些科室醫生每月還得上8十幾個夜班,用生命換來的勞動報酬卻如此微薄。想辭職卻又舍不得事業編,不離職,又面臨發不出工資的窘境。
如果說降薪、欠薪還能勉強咬牙扛過去,那“負績效”的出現,簡直讓人大跌眼鏡。
在山東某醫院針灸康復科,醫生們不僅沒有績效獎金,還要被倒扣工資,出現了績效為-750元的荒謬情況。原因竟是后勤領導認為他們科的患者收費太低,不如那些手術科室。但是醫保定價低、患者療效好,科室收費確實少,但這還能怨他們嗎?干得越多虧得越多,這班還怎么上?
![]()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不僅醫生欠薪降薪,就連很多醫院,也進行降級的命運。
一直覺得,公立醫院就是一個是體制和市場的轉基因產品。
所謂體制,就是院領導是官,職工好多都有編制,醫院也幾乎不裁員。
所謂市場,就是公立醫院是公益性,卻需要自負盈虧,財政撥款占比很低,低到在龐大的醫院指出占比中可以忽略不計。無論是行政后勤還是臨床一線醫護人員,錢只能從病人身上來。
其實,這也問題。或者,不算什么大問題。
問題是公立醫院的困境,大部分緣于負責人大搞政績工程,自己撈足油水,抬高了醫院的負債。行政后勤又塞滿了各種關系戶拿死工資,人浮于事,長期慢性失血。
再疊加士地財政下行,崩盤,財政輸血也就越來越少。幾方面惡性循環,即便公立醫院,哪怕是人滿多患的大三甲,也都很難維持,或不死不活。
醫院本身是沒有護城河的,以前還有定點報銷這道門檻,現在也沒有,病人自由流動。真要說護城河,空間距離勉強算得上,但現在交通發達,幾十公里的路程根本護不住了。
在這種情況下,公立醫院,要么自己做大最強,搶走其他醫院的病人,把自己的聲譽轉化為病人量,持續擴張。必須有足夠多的病人,保證診療的效率,用足夠多的病人,稀釋掉這部分成本,同時也攤薄其他固定成本,高效利用臨床一線醫護人員,相對降低人力成本。越是頭部醫院,醫生的人力成本反而相對越低,因為醫生單位時間可以干更多的活,創造更多的價值。使醫院做到贏家通吃。
要么,你就看著別人做大,被一步步擠占生存空間,病源流失,醫生流失,干活的肯定先跑路,留下都是不可描述成本。跑的骨干越多,不可描述成本就越高。慢性死亡。
不管哪一種,都是存量競爭,零和博弈。讓人心生倦意。
心生倦意還好,讓人心寒的是,醫療反腐一個又一個案例,讓人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賺的盆滿缽滿,走在雙規路上的領導。
最苦的,只是臨床一線醫護。
曾經行業欣欣向榮,現在盛宴已過。可是目前,某些醫院仍然沉浸在擴張的舊夢中,干著前人買地,后人吃土的事情。
即便如此,醫護人員在讀書時候已被規訓,規培和讀研時又被毒打,已經養成了逆來順受的習慣。
大多數醫院簽訂合同時,只會寫明“基本工資”,同時加上各種苛刻條件,讓缺乏法律常識的醫護們無法辨識。
而惡劣的工作條件,無視《勞動法》甚至《刑法》的醫療環境又進一步消磨了大家的抗爭意志,只能成為機械般的牛馬,為了所謂的醫教研玩命,被刻意引導下,還會內斗、互相攻訐,根本不成氣候。
這兩天斷崖式降溫。雖然離立冬還有一段時間,卻讓人明顯感到凜冬將至。
真心期望,中國醫護不要被寒風吹倒,希望大家的日子,都能過得好一些。
醫客說
醫護的寒冬,不該成為醫療的“新常態”
斷崖式降溫的冬天里,醫護人員穿著單薄的“職業尊嚴”,在欠薪、負績效的風雪中顫抖。他們是疫情中逆行的英雄,是門診里連軸轉的“超人”,卻成了自己崗位上的“弱勢群體”。
醫療的本質是“人”的照護,而照護的前提,是照護者能體面生存。愿政策制定者能聽見一線的哭聲,愿醫院管理者能放下“政績執念”,更愿每一個醫護人員不必在“救死扶傷”和“養家糊口”間艱難抉擇。
畢竟,當醫護不再為工資焦慮,患者才能真正被溫柔以待。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老葉說醫,作者葉正松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