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湖北省美術院建院60周年,近日,謝曉紅履新湖北省美術院黨委書記、院長。時值“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術院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之際,《中國美術報》特別專訪謝曉紅,圍繞湖北省美術院的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展開深入對話。
![]()
謝曉紅
中國美術報:
今年是湖北省美術院建院60周年,回顧60年發展歷程,您認為貴院最主要的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畫院經驗”值得與全國美術界分享?
謝曉紅:今年是湖北省美術院成立60周年。1965年,湖北省美術院(原湖北美術院)經湖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的全國第五所省級畫院。建院之初,湖北省美術院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聚集了一批老一輩藝術家在這里從事美術創作與研究,為湖北的美術事業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累。從改革開放新時期到新時代,湖北省美術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文化自信,弘揚主旋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終與時代浪潮同頻共振,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新時代的語境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回顧60年發展歷程,湖北省美術院堅持傳統與現代共舉、守正與創新共進、開放與交流共存,枝繁葉茂、名家輩出、名作連連,先后涌現出湯文選、周韶華、唐小禾等一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誕生了《婆媳上冬學》《黃河魂》《葛洲壩人》等承載時代記憶的經典之作,累計創作了數萬件美術精品,大量作品入選全國乃至國際重要展覽,并被國家級美術機構收藏。
新時代以來,湖北省美術院深耕主題性美術創作,彰顯時代精神,服務國家大局,在國家級、省級重大展覽和藝術項目中佳作噴涌,特別是在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創下近25年來的最佳成績,躋身全國畫院系統第一方陣前列;擦亮展覽品牌,形成“湖北群體研究展”“典藏研究展”“全省畫院雙年展”“學術交流展”“藝術家個展”等多維度展覽序列,專業影響力大為提升;深化人才培養,錘煉出一支高素質的創作人才隊伍,組織實施全省主題性美術創作培訓班,為湖北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潛心理論研究,持續推進典藏活化,編撰出版《湖北美術年鑒》,為中國畫院系統美術年鑒的編纂提供了寶貴的先行經驗和實踐參考。通過一批經典作品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湖北省美術院樹立了獨具“湖北氣派”的藝術標桿,是傳承弘揚荊楚文化的重要載體,成為湖北美術走向全國、展現風采的亮麗名片。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克克一行與湖北省美術院職工在院美術館前合影
中國美術報:
湖北省美術院建院60年之際,籌備的活動主題為“扎根人民60年”。這一理念是如何貫穿于湖北省美術院60年發展歷程的?
謝曉紅:湖北省美術院的60年,是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與人民需求緊密相連的60年。從建院初期“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宗旨,到如今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的初心一脈相承。一是在美術創作研究上,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涌現出楊立光、張振鐸、王霞宙、周韶華、湯文選、馮今松、唐小禾、程犁、陳立言、王福臻、董繼寧、傅中望等一大批美術名家,以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創作出《在大風大浪中前進》《南下》《大河尋源》組畫、《紅蓮賦》等來自生活、寫入中國美術史的經典作品;聚焦主題創作,服務國家大局,持續推出一大批深入挖掘本土資源、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在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等制度性、專業性大展中屢創佳績,展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二是主題美術創作服務大局,策劃實施了“走進大別山”“情系神農架”“鄂西行”“壯麗航程”“鄉村振興”“荊風楚韻”“長江潮”“新象長江”“知音湖北入丹青”等大型美術創作活動,真正做到了藝術反映生活,讓人民群眾享受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三是在人才培養上踐行文藝創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圍繞“慶祝建黨一百周年”“鄉村振興”“湖北舞臺藝術”“長江主題”“湖北文旅”等主題,實施“全省主題性美術創作培訓班”,培養了一批主題性美術創作人才隊伍,培育和促進全省美術人才用藝術創作為人民放歌、為時代鑄魂。
中國美術報:
為迎接湖北省美術院建院60周年,畫院籌備了“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術院藝術展”和“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術院文獻研究展”,這兩大展覽體現了哪些特色?有哪些亮點?
謝曉紅:為迎接湖北省美術院成立60周年,湖北省美術院歷經三年精心籌備,分別在中國美術館和中國國家畫院推出兩大展覽。“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術院藝術展”是繼1983年之后,湖北省美術院時隔四十余年再次在中國美術館向全國美術界進行的一次集中、全面的成果匯報。展覽通過對湖北省美術院建院60年來的重要事件、藝術家及作品進行細致梳理及深入研究,展出136件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畫、漆畫、壁畫、綜合材料、書法、年畫、連環畫等多領域,以精品力作展現幾代藝術家拓展藝術境界、弘揚時代精神、書寫丹青史詩的壯闊歷程。“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術院文獻研究展”立足于湖北省美術院60年發展的歷史脈絡,展出百余件珍貴的歷史文獻、手稿、美術出版物、理論研究成果及各個重要時間節點下代表性藝術家的精品力作,呈現湖北省美術院深厚的藝術積淀和延綿不斷的文脈傳承。兩大展覽充分體現出湖北省美術院作為湖北省重要的美術創作和研究陣地,底蘊深厚、視野開闊,煥發新活力的畫院新貌,彰顯畫院體系在新時代語境下的新生機與新活力,體現畫院在推動新文化建設中的擔當作為和時代價值,展覽突出歷史傳承、時代精神與地域特色,為觀眾帶來一場高質量、高水準的藝術盛宴。
![]()
1965年湖北美術院成立紀念照
中國美術報: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的全國第五所省級畫院,在您看來,畫院的核心職責是什么?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湖北省美術院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謝曉紅:湖北省美術院是專業創作機構,歷任院長都將創作研究作為立院之本,以項目促進創作,以創作促進人才培養。我始終認為,藝術創作是硬性指標,要創作更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湖北省美術院在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重要文化主題展開主題性美術創作、深入挖掘本土資源的同時,不斷開拓工作思路和創新工作機制,進行了一系列有益嘗試:勇擔支點使命,策劃實施“文化藝術賦能湖北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橘頌藝術季”,被文化和旅游部推薦作為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經典案例,開創了美術賦能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拓展公益職能,持續深入開展省艦共建、春雨工程、文化惠民、文化潤疆、美術公教等項目,面向社會開放湖北省美術院院史文獻館,豐富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藝術氛圍,打造街區文化亮點,提升社會美育水平、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崇德尚藝”“藝術為民”的殷殷囑托。
中國美術報:
您對未來湖北省美術院的工作重點有哪些思考?
謝曉紅:歲月丹青,甲子春秋。走過60年輝煌歷程的湖北省美術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遵循,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的重要講話批示精神,聚焦主責主業,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重點工作:一、加強主題創作,推動藝術繁榮發展,持續圍繞國家重要時間節點、國家重大戰略、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和廳黨組重點工作安排,推進主題性美術創作、展覽及傳播項目,搭建更多的創作及展覽平臺,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精神和荊楚文化特色的藝術精品;二、強化人才培養,打造藝術創新高地,設立專項創作研究扶持資金和青年藝術家個展扶持計劃,發揮老藝術家傳幫帶作用,形成老中青相結合、各門類齊發展的專業模式;三、加強學術研究,提升美術院影響力,梳理湖北省美術院乃至湖北美術發展脈絡,總結藝術大家創作的規律與經驗,為湖北乃至全國美術事業發展提供個案研究和理論支持;四、拓展社會服務,讓藝術走進生活,持續開展春雨潤疆等文化惠民活動,提升院美術館公共服務質量,打造公教服務品牌,積極參與文化產業發展,緊跟時代浪潮,引領藝術風尚,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方位體現國辦畫院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貢獻丹青智慧和力量。■
編輯 | 楊曉萌
制作 | 殷 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馮知軍
終審 | 陳 明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6年出版43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58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