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位女首相正式登場!
一時間,中日關系成為外界最關注的事情。那么,這一歷史性時刻背后,是否暗藏驚濤駭浪?一切都藏在高市早苗那句話中。
(高市早苗被稱為“女版安倍”,長期以來多次發布激進言論,并在臺灣議題上態度強硬)
![]()
據環球時報報道,石破茂內閣正式集體辭職,而在眾議院首相指名選舉中,高市早苗憑借自民黨本身的196席,加上新盟友日本維新會的35席,以及無黨派議員團體“有志·改革之會”的支持,總席位輕松超過眾議院過半數所需的233席。
在野黨方面,由于始終未能推出統一候選人,無法形成有效制衡,最終使得高市早苗的勝利毫無懸念。
為此,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而這一結果,不僅創造了日本政治史的歷史,更可能重塑未來數年的中日關系走向。
說起高市早苗,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她向來被外界稱為“女版安倍”,自1993年踏入政壇以來,她在日本長期以極右翼代表形象出現,主張包括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將防衛預算提升至GDP的3.5%以上。
更具爭議性的是,她推動在西南諸島部署“針對中國”的中程導彈,甚至多次支持臺灣,在其競選期間,當眾重申“臺灣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
(高市早苗為了爭取更多選票,大打“中國牌”)
![]()
然而,罕見的一幕發生了。
就在當選自民黨總裁后,高市早苗口風大變,直接“務實轉向”,直言希望與中國進行“坦率對話”。
其實,會有這種轉變,原因并不難猜。
畢竟公明黨的退出就已經敲響警鐘,新盟友日本維新會雖態度激進,但也擔憂歷史問題引發的外交沖突會動搖執政根基。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則直接施壓,明確警告其“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政治分歧不能影響經濟合作”。
而沿著該思路繼續分析,就能發現,高市早苗會有激進的言論,并不是真的想與中國為敵,而是在進行一場精心設計的外交表演,換句話說,中國早已成為日本政壇“流量密碼”。
就比如她特地提到的臺海議題,就令其在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優勢,甚至鞏固安倍派的支持,可見,這充分顯示這場選舉的勝負,靠的不只是口號,更是話題熱度和政治平衡。
只不過,高市早苗似乎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她雖說表達了希望與中國對話的訴求,但其先前言論卻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極可能破壞中日對話的基礎。
(中國外交部敦促日本謹言慎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
當然,中國外交部也早在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時就劃好紅線,強調日方需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和共識,信守在歷史、臺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
這一明確立場,讓高市團隊不得不仔細掂量后果。而在這之前,發言人林劍就敦促其謹言慎行,看來這番警告她是聽進去了。
何況,除了中國,韓國也因為歷史問題而和日本有著嚴重分歧。據韓媒披露,高市早苗已初步敲定“三天兩夜”的訪韓行程,計劃出席本月底的APEC領導人會議,韓日首腦會晤也在醞釀之中。
不過,從目前態勢看,高市早苗一系列“務實”動作,顯然對與中方會面抱有期待。對她而言,若能實現會面,既能向國內展示其外交能力,也能為緩解經濟壓力爭取空間。
總之,高市早苗若想打破僵局,就必須拿出實質性行動:停止炒作臺灣問題、正視歷史事實,推動務實合作。
當然,中國始終秉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而在中日關系面臨新一輪考驗之際,中方有足夠的智慧和定力應對各種挑戰,繼續推動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