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兄/文
今天看新聞,銀川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銀川市為人口凈流入城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三區內人口數量逐年增加。
![]()
▲報道原文
為何一個教育口的負責人,會對人口數量逐年增加做出定義?這是因為這則新聞是“銀川擬新建一所完全中學,高中部將在2027年完工投用”,他以銀川市人口數據為例,表明為何還要建設高中。
這些年銀川的幼兒園越來越少,高中卻是越來越多。
猛將兄對新建高中沒意見,人人有書讀,適當降低家長和孩子們的焦慮是可以的。
不過我對這位負責人的“脫口而出”,深表懷疑——因為猛將兄也很關心銀川的人口數據,明明不那么樂觀,卻在他的口中成為欣欣向榮之勢?
首先銀川市是否為人口凈流入城市?
按照銀川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銀川新生兒為28470人(出生率9.79‰),死亡12883人(死亡率4.43‰),自然增長人口為15587人。但是年末的統計顯示,全市常住人口291.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66萬人。
簡單計算就可知,15587-6600=8987人。
再來看2023年的數據,銀川新生兒為26650人(出生率9.2‰),死亡為13470人(死亡率4.65‰),自然增長人口為13180人。但2023年年末的數據顯示,常住人口290.8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3萬人。
同樣計算可知,13180-11300=1880人。
所以這兩年銀川一直都不是人口凈流入的城市。
其次,三區的人口數量真的是在逐年增長嗎?
根據三區的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興慶區增加了1300人,金鳳區人口增加了1.15萬人,但西夏區人口減少了1.33萬人。總體來看,整個三區常住人口減少了0.05萬人。
所以說,所謂的三區內人口數量逐年增加也并不成立。
上面這些數字,很容易在銀川市以及各縣區的政府網站上檢索到。所以我們不難判斷,這位銀川市教育局的負責人,就是在信口開河。
猛將兄擔心的是,這位負責人是真的不了解銀川的人口數據,因此張口就來,隨意發揮。但這種有違官方發布數據的聲音,成為了“普通高中就學需求呈逐年增長趨勢”的注腳,這就顯得極為荒誕了。
如果按照這位教育局負責人的說法,那么就不該是僅有高中就學需求增長,而是幼兒園同樣需要了啊,尤其是相比需要考核才能進入的高中,幼兒園無需考試,直接入園。如果人口持續增長,那么就不該有那么多的幼兒園關門了啊,也不會有幼兒入園數據的斷崖式走低啊。
我們來看2024年的數據。
2024年450所幼兒園只招來了25376幼兒新生,下降達到了21.4%,而且這已經是連續多年下降。
![]()
▲數據截圖來自銀川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根據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當年銀川市472個幼兒園招來了46064幼兒新生。
![]()
▲截圖來自于2020年寧夏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請問銀川市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你是否了解這一情況?
如果按照你所說,“銀川市為人口凈流入城市……三區內人口數量逐年增加”,那么為何短短4年時間,幼兒園入園人數減少超過了兩萬人。
并非猛將兄刻薄,作為一個教育部門的負責人,如此顛倒人口數據,或者說如此混淆人口現狀,本身就是極為不妥的。
教育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命運,更關乎一座城市的未來底氣。若連人口趨勢這一基本事實都能被輕巧修飾,那么以此為基礎的教育規劃又如何真正錨定民生痛點?
一座城市的教育藍圖,應當建基于堅硬的現實而非漂浮的言辭。唯有坦承人口數據的真相,直面生源變化的挑戰,才能在資源分配中做出科學決斷,讓每一份教育投入都擲地有聲。
因為數據不會說謊,數據都是公開發布的,數據可以檢驗誠意。
這一次,檢驗出的是荒誕。

□校對:英子 搖搖
□審核:老六 金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