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新會的“絕對條件”與12支箭:高市早苗為當首相欲妥協!
作者:黃埔少俠 總第:八百零九期
日本政壇正在上演一場權力重組大戲,曾經勢同水火的執政與在野黨,因政治需要而越走越近。維新會的“絕對條件”與12支箭,高市早苗為當首相恐怕會妥協認同。
“削減額定議席是聯合執政的絕對條件”。日本維新會黨首吉村洋文在富士電視臺節目中的表態,沒有絲毫妥協余地。
10月17日,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共同代表藤田文武舉行第二次政策協商,圍繞維新會提出的12個領域的政策議題交換意見。
這場談判將決定日本下一任首相人選,以及未來日本政治的走向。
![]()
一、權力的算計:高市為何向維新會讓步。
自民黨與公明黨長達多年的執政聯盟破裂后,自民黨在眾議院的196席未能過半,迫使高市早苗必須尋找新的政治盟友。
日本維新會擁有的35個眾議院席位成為高市問鼎首相寶座的關鍵籌碼。
兩黨合計231席,距離233席的過半門檻僅一步之遙。
與公明黨相比,日本維新會更具保守右翼色彩,在安保和修憲等核心議題上與自民黨立場相近。
吉村洋文會后向記者表示,該黨與自民黨的主張存在諸多共同點,尤其在安保與修憲領域。
這種意識形態上的親近感,為兩黨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二、政治籌碼:維新會的“絕對條件”與12支箭。
維新會在談判中展示了鮮明的議價能力。吉村洋文將削減國會議員額定席次10%作為聯合執政的“絕對條件”。
他在電視節目中直言:“或許會有人認為這是在‘犯傻’,但若不做到這種程度,就無法激發政治的活力”。
除了削減議員名額,維新會還提出了涵蓋12個領域的政策要求,包括社會保障改革、副首都構想以及禁止企業與團體政治獻金等。
其中,“副首都大阪構想”尤其體現該黨特色——維新會是以大阪為據點的右翼黨派,曾推動將大阪府改為“大阪都”。
對高市早苗而言,這些條件雖苛刻,但相較于獲取首相職位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代價。這這些條件,恐怕會激怒其它黨派!
![]()
三、政治博弈:在野黨陣營的對抗與無奈。
面對自民黨與維新會的靠近,其他在野黨試圖組織反擊。立憲民主黨、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曾嘗試共推首相候選人。
這一努力隨著維新會退出合作而告終。藤田文武明確表示,“在野黨內部尋求執政框架非常困難,繼續協商可能不妥”。
立憲民主黨決定提名黨魁野田佳彥為首相候選人,國民民主黨則計劃在選票上寫下黨魁玉木雄一郎的名字。
野田佳彥與公明黨魁齊藤鐵夫會面,雙方一致認為在臨時國會提出削減席次實屬魯莽,當前重點應是企業政治獻金改革。
然而,這些抵抗在自民黨與維新會的聯合面前顯得蒼白無力。隨著維新會終止與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的合作協商,高市早苗當選首相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
四、權力格局:未來日本政治的走向。
自民黨與維新會的結盟,不僅關乎首相人選,更將深度影響日本未來政治格局。兩黨在眾議院合計231席,仍不足過半數的233席。
這意味著即使高市早苗成功當選首相,她的施政也將面臨諸多挑戰。
“閣外合作” 的形式——即維新會成員不加入新內閣,使這一聯盟更具彈性,但也更不穩定。
維新會可將自身政策主張未能落實作為退出聯盟的理由,隨時對高市政權構成威脅。
兩黨在部分關鍵議題上仍存在分歧,如“禁止企業和團體政治獻金”以及“將食品消費稅率在兩年內降至0%”等。
這些分歧將成為未來聯合政府運作的隱患。
![]()
五、總結:自民黨與維新會的結盟已經悄然改變日本政治的地形圖。
隨著10月21日首相指名選舉臨近,日本政壇的這場大戲即將揭曉結局。高市早苗與吉村洋文預計在10月20日簽署聯合執政協議。
無論結果如何,自民黨與維新會的結盟已經悄然改變日本政治的地形圖。
意識形態的相近性與政治利益的相互需要,催生了這一看似不可能的合作,而日本政治的新時代,可能正由此開啟。
![]()
2025年10月18日
?友情提醒:黃埔少俠歡迎各位留下觀點和看法,歡迎各位關注、點贊、分享和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