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記者賀曉龍認為,張繼科是乒壇流量的先驅者。他非常佩服張繼科在直播當中的直抒心意,他從來不去迎合某些粉絲,在直播間也不說違心的話,球迷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但是他只是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在賀曉龍看來張繼科是自帶流量,在他看來里約奧運會前后,張繼科是火爆天際啊。
![]()
張繼科的流量不是營銷出來的,完全是自然野生而來的。劉國梁也正是受到張繼科驚天流量的影響,才后來打造了莎頭組合。現在很多球迷認為是孫穎莎和王楚欽讓球迷認識到了乒乓球,賀曉龍完全不認可這種觀點。在他看來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國乒的流量就比現在大得多。
徐寅生、李富榮那都是全民偶像,只是當時沒有流量這個概念。現在的乒乓球流量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國乒代代相傳打下的基礎,另一方面就是國乒趕上了社交媒體時代。賀曉龍認為不管是張繼科還是孫穎莎和王楚欽,都沒有改變目前乒乓球的生態模式。
![]()
他們只是趕上了社交媒體跟國球融合的時代,如果沒有張繼科和莎頭組合也會有其他頭部流量選手。賀曉龍做出了一個比喻,他認為那些帶貨主播如果被封殺了,還會有新的替代者。賀曉龍比較欽佩張繼科的一點就是憑本事吃飯,不會趨炎附勢去討好別人。
賀曉龍分析的還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孫穎莎和王楚欽之前,還有丁寧、張繼科、馬龍、樊振東、劉詩雯這些知名度非常高的選擇,那時候的乒乓球市場就已經很火爆了。每一段時間的乒乓球時代都不缺偶像,孫穎莎就說過張怡寧是她兒時的偶像。
![]()
正是因為把張怡寧當成偶像,所以孫穎莎從小就有了要當大滿貫的夢想。張怡寧作為兩屆奧運會的女單冠軍,是比肩初代大魔王鄧亞萍的選手。鄧亞萍、張怡寧就是很多球迷心目當中乒壇的代表,她們代表了國乒女隊的最高水平。
現在很多球迷說是孫穎莎和王楚欽推動了乒乓球的發展,這個前提都是由互聯網媒體為中介的。沒有社交媒體的發展,球迷不可能知道選手這么多場內場下的信息。現在早就不是紙媒的時代了,球迷獲取乒乓球選手信息的渠道實在是太多了。
![]()
如果孫穎莎和王楚欽是處在鄧亞萍、張怡寧那個時代也會很有知名度,可是他們受歡迎的程度跟現在是完全不同的,畢竟那時候還不是手機智能化的時代。所以如果沒有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孫穎莎和王楚欽的關注度是不會這么大的。
他們或許會像張怡寧一樣,比較有知名度,但是這跟受歡迎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了社交媒體之后,球迷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的各類信息,當然受歡迎程度遠勝張怡寧時代。這就是賀曉龍所認為的,國乒跟社交媒體時代相融合之后,才使得莎頭組合這么受歡迎。
![]()
其實就算是沒有張繼科、孫穎莎、王楚欽,也會有的劉繼科、高穎莎、馬楚欽出現。他們都是在社交媒體和國乒高速發展之后產生的流量選手,精準地踩到了風頭上。這也算是應勢而動,乒乓球是國球,一直以來就比較受球迷的喜愛。
如果沒有國球的基礎是誕生不了這種頂尖的流量選手,這都是打好地基之后產生的爆發效果。球迷說孫穎莎和王楚欽推動了乒乓球的發展,什么是乒乓球的發展?是有更多的青少年選手喜愛打乒乓球了嗎?這種乒乓球發展只是他們關注乒乓球,并非是他們真的在用實際行動打乒乓球,熱愛這項運動。
![]()
球迷關注孫穎莎和王楚欽帶動的是市場的發展,真正推動乒乓球發展的還是那些基層教練員們。所以球迷的表述是不客觀的,只有更多的孩子從小喜愛打乒乓球,才能夠做好乒乓球的人口基數,這才是推動乒乓球的發展進步。
![]()
而且乒乓球技術的發展也是靠教練員們去推動的,相比較孫穎莎和王楚欽對乒乓球市場的推動,王曼昱女子男性化打法的技術確實推動了世界乒壇青少年選手的訓練體系發展,這一點是獲得了總局的認可。推動乒乓球發展的方式有很多種,莎莎和王楚欽是其中的參與者,而非決定者,這是球迷應該清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