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論功行賞,援俄戰爭烈士的真實身份終于曝光。有避免被俘吞槍自盡的,有身中16槍還把敵人的坦克給炸了的,有為了掩護戰友用肉身擋無人機的,還有身負重傷仍然救助傷員,最后用光了止血帶壯烈犧牲的……別看三八線上的戰事已經消停了70多年,今天這支朝鮮人民軍依然不失血性。這些朝鮮軍人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證明了:朝鮮窮是窮了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
據朝中社報道,8月20日,金正恩在平壤的朝鮮勞動黨總部舉行隆重儀式,向從俄羅斯戰場歸來的援俄朝鮮人民軍官兵授予國家表彰。
![]()
此次表彰活動的規格極高。金正恩親自向部分官兵授予了朝鮮最高榮譽——“共和國英雄”稱號和“英雄獎章”,然后會見陣亡官兵家屬并表示了慰問。金正恩對援俄朝軍部隊提了高度贊揚,將他們稱為“英雄部隊”,這支部隊里的士兵都是“英雄中的英雄”,是“偉大的愛國者”。
金正恩認為,朝軍此戰的表現證明了其“百戰百勝”的威力,經受了“70余年來最嚴格的檢驗”。他將此次赴俄助戰的意義提升到了維護朝鮮國家尊嚴、確保國家生存發展、重新確立世界戰爭史中“強者論理”的高度,用金正恩本人的話來說,那就是:
“我們軍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質。鞏固了自己作為‘世界第一強軍’的地位和名聲,讓大家有了明確的認識。”
![]()
今天的朝鮮人民軍到底算不算是“世界第一強軍”,這一點我不知可否,但有一點需要承認的是,這支赴俄參戰的朝軍部隊的確是展現出了這個年代罕見的血性和風骨。如果人數多達百萬之眾的朝鮮人民軍人人都有這樣的素質,別的不敢說,至少把他們南邊那群爛泥扶不上墻的冤家兄弟給揍得屁滾尿流是不成問題的。
為什么我會這么說呢?因為隨著表彰活動一同舉行的,還有一項揭幕儀式,揭幕對象是一面被稱為“緬懷之墻”的黑色大理石長碑,碑上掛滿了朝軍官兵的肖像,共有101位,他們都是在俄羅斯戰場上陣亡的烈士。金正恩親自為碑上的逝者肖像佩戴獎章,并帶領全場默哀致敬。
![]()
這101人可能并不是在俄陣亡朝軍的總人數,這個數字遠低于烏克蘭和韓國方面此前估計的數字。按照烏克蘭人的說法,朝軍的傷亡數字至少超過3000人,而韓方則通報數字則更高,大約4700人。
不過別看朝方此次公布出來的陣亡人數似乎并不多,上墻的這101人個頂個全都是浴血猛士。我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這些陣亡的朝軍到底有多勇猛,大家看這些資料應該就能明白了。
金華哲,32歲,勞動黨員。面對撲上來試圖抓俘的敵軍,在沖希望營救自己的戰友發出“你們要完成隊里指示的戰斗任務!”之后,用突擊步槍頂住下巴,開槍自盡。
羅南石,41歲,勞動黨員,在執行任務時被敵方穿甲彈擊中,一時動彈不得。但即便如此,他仍懷揣炸彈向敵軍坦克爬去,在身中16發槍彈、且軀體和四肢都已經被炸爛的情況下,依然成功摧毀了敵軍坦克,與敵人同歸于盡。
![]()
嚴正一,31歲,勞動黨員,作戰時握著手榴彈的右手被敵人用機槍打斷,他強忍劇痛,用左手撿起手榴彈,向敵軍據點連投6彈后將其炸毀,最后壯烈犧牲。
趙哲元,人民軍少校,與11名援俄朝戰士一道,在連續打退敵人6次進攻后,所有人身負重傷,彈盡糧絕。危急關頭,趙哲元用無線電向后方發出“祝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的呼喊后,與戰友們一起拉響手榴彈,壯烈犧牲。
除了這些有名有姓的朝鮮人民軍的官兵之外,還有很多其他雖然名字不詳,但戰場經歷同樣堪稱英勇的援俄朝軍烈士的事跡,比如:有在營救負傷戰友時被敵人打倒,為了避免被俘最后拉響“光榮彈”自盡的;有被敵方無人機炸傷一條胳膊后,面對沖向戰友的第二架敵無人機,以肉身作盾最后英勇戰死的;有懷抱炸彈沖入敵陣與敵人同歸于盡,只為給戰友完成任務爭取時間的;還有被炸斷一條腿后,仍在戰壕中堅持戰斗6個小時,奮力救助其他傷員,把自己身上僅有的止血帶讓給其他傷員,最后壯烈犧牲。
![]()
有分析認為,在援俄朝軍參戰后期,戰場基本已由俄朝聯軍控制,傷員救治條件大大改善,受傷官兵的死亡率大為降低。再加上朝軍投入的部隊規模相對有限,且多為擅長機動作戰的特種部隊,在堅持分散部署原則的情況下,也減少了集中傷亡的可能。因此,朝方此次公布出來的數字雖然未必完整,但可能也比烏、韓等國猜測的更接近實際損失。
朝鮮參與俄烏沖突,表面上是在履行和俄羅斯的盟友義務,但其深層動機其實更具戰略考量。
![]()
入俄參戰為朝軍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現代化實戰檢驗機會,這是在和平環境下難以獲得的。朝軍的新型火箭炮、自行火炮等裝備在高強度的俄烏戰場上接受了測試,相關性能數據可用于后續改進。而與俄軍的協同行動,也讓朝軍熟悉了現代聯合作戰的流程和體系。
此外,朝軍獲得了與裝備西方武器的部隊直接交鋒的經驗,尤其是應對無人機等新型武器的戰術實踐。這些經驗對于長期處于技術封鎖狀態的朝鮮軍隊而言,無疑是相當之有意義的。有觀點認為,朝軍僅短短數個月的入俄作戰收獲,就相當于平常5到8年訓練才能達到的效果。通過這種“以戰代練”的模式,毫無意義將加速朝鮮常規軍事力量的現代化進程。
![]()
更重要的是,通過入俄參戰,朝鮮向全世界,特別是俄羅斯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朝鮮是堅定站在俄羅斯一邊的,這表明朝鮮已做好了深度卷入俄烏沖突的準備,俄朝軍事合作也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雖然這種行為肯定會加劇朝鮮與西方世界的對立,進而招致更加嚴厲的西方制裁和譴責。但金正恩敢于頂著風險作出派兵決定,而且還在戰后高調召開了表彰儀式,這本身就表明了他對西方態度的看法。經過風險權衡之后,朝鮮最終認定,與俄羅斯深化關系帶來的地緣政治和軍事利益更為重要。如果因為忌憚西方的觀瞻與制裁價碼就錯過這么好的機會,那么錯過了這個村的朝鮮什么時候才能再碰上這么個店,這可就真不好說了。
![]()
在我看來,此次重賞援俄朝軍烈士,金正恩想要向全世界展示的用意是相當明確的:朝鮮窮是窮了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朝鮮的軍事實力,不能僅通過其經濟狀況或武器裝備的紙面數據來衡量。在現代戰爭越來越趨向于技術化、非接觸化的今天,朝軍通過在俄烏戰場的悍勇表現,再次向外界證明了他們的血性仍在。
而這種近乎原始的戰斗意志和犧牲精神,恰恰是這個時代彌足珍貴的東西。這樣一個國家的軍隊,他們的武器裝備未必是最精良的,但在戰場上卻是足夠令敵人感到畏懼的,尤其是對三八線以南那群中看不中用的銀樣镴槍頭來說。別看韓軍整天咋咋呼呼,真要在戰場上碰上朝軍,那兩條腿怕不是跑得比北方的窮兄弟打出來的子彈都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