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這句在養老場景中反復出現的感慨,道盡了千萬家庭面對失能老人的沉重負擔。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持續加深,這一困境正從個體家庭問題逐漸演變為社會共性痛點。據了解,我國失能失智老年群體約有4500萬人。這個數字背后是千萬家庭面臨的照護難題。在此背景下,長期護理保險(也稱作“長護險”),為破解老年照護難題提供了可行路徑。
10月8日,記者注意到,近期長護險全面推廣提速,無論是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政策性長護險還是商業長護險,都有相關支持政策出臺。雙軌并行的政策發力,正推動長護險從試點探索向系統推進跨越,為千萬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注入保障信心。
支持政策頻頻
政策性長護險,被稱為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社會保險之外的“第六險”,旨在為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以減輕失能人員家庭護理費用負擔。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正式試點至今,政策性長護險參保群眾近1.9億人,累計籌集資金過千億元,支出超過850億元。
在政策性長護險“保基本、兜底線”基礎上,商業長護險可為失能人員提供更高水平、更廣范圍、更具個性化的護理保障,助力構建“基本+補充”的多層次保障格局。
![]()
步入老齡化社會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處于高速增長態勢,很多失能失智老年人面臨護理保障缺口,建立契合國民實際需求的長護險制度越發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期推動政策性長護險和商業長護險發展的政策信號均持續釋放。
具體來說,國家醫保局近期發布《國家長期護理保險服務項目目錄(試行)》(以下簡稱《長護服務目錄》),明確了長護險基金支付的36項基本服務項目,涵蓋生活照料、專業護理、健康管理三大類,包括清潔護理、飲食照料、壓瘡預防、康復訓練、心理支持等具體內容,并對服務頻次、技術規范作出細化規定。國家醫保局表示,《長護服務目錄》的出臺,有助于規范長護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量,穩定保障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人員權益,更好保障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平穩運行。
與政策性長護險的標準化推進相呼應,商業長護險領域也迎來針對性政策指引,為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劃定了方向。金融監管總局近期印發了《關于推動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全面開展人壽保險責任與護理支付責任轉換業務,支持被保險人在失能時將人壽保險給付金轉換為護理費用支出。支持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為被保險人退休后提供滿期保障等。
還需攻克多道難關
自去年以來,國家醫保局開始加速推進長護險制度在全國范圍內的統一和落地。不過,政策性長護險的全面落地并非易事,可以說,從制度設計到實際落地,政策性長護險的全面推廣仍需突破多重現實瓶頸。
業內普遍認為,行業不僅面臨養老服務人才缺口,政策性長護險的籌資問題更需要重視。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當前,長護險服務供給能力嚴重短缺,專業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職業化程度低、區域分布不均,且基層護理機構和社區居家服務體系尚未健全,導致“有險無護”現象突出,服務可及性與質量難以保障。籌資方面,目前試點多依賴醫保基金劃轉和個人賬戶劃撥,尚未建立獨立、多元、穩定且責任共擔的籌資體系,長期可能加劇醫保基金壓力,尤其在人口老齡化加速背景下,基金平衡風險上升。此外,服務標準與監管體系尚不完善,盡管《長護服務目錄》已出臺,但各地在失能評估標準、服務執行規范、費用結算方式等方面仍存在差異,跨區域銜接困難,監管能力滯后于業務擴張速度,易引發服務質量參差和基金濫用風險。
![]()
對于這些制約政策性長護險全面落地的核心難題,江瀚認為,政府應加快構建多層次籌資機制,在強化財政投入基礎上,探索個人繳費、企業補充、公益捐贈等多渠道籌資模式,并推動長期護理保險與養老保險、社會救助等制度銜接,形成責任共擔的可持續籌資框架。其次,衛健、民政、人社等部門需協同推進護理服務體系建設,通過職業培訓補貼、職稱評定改革等方式擴大專業護理隊伍規模,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居家和社區護理領域,支持“醫養結合”機構發展,提升服務供給總量與質量。依托《長護服務目錄》的發布,還應加快統一全國失能評估標準和服務規范,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服務過程可追溯、費用結算可監控、服務質量可評價,提升監管效能與透明度。
在長護險制度建設提速的同時,我國失能人口的保障缺口也在快速擴大。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城鎮地區長期護理服務保障研究》,預計長期護理服務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3.1萬億元,并在2040年達到近6.6萬億元。在此背景下,商業長護險應成為政策性長護險的有益補充。
近年來,鼓勵商業長護險發展已經成為趨勢。除了《關于推動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的相關指引政策,此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也提出,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豐富商業長期護理保險供給。
原標題:制度短板逐漸補齊,政策性長護險、商業長護險雙雙按下“加速鍵”
來源 | 北京商報
編輯 | 劉瑩 何作為
熱點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