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咱們總說,要懲治“臺獨”頑固分子,但具體怎么懲治,依據什么法律,很多人心里沒底。這就給了那些跳梁小丑一個錯覺,覺得躲在島上,或者跑到國外,大陸就拿他們沒辦法。但從去年開始,這情況徹底變了。
2024年6月21號,最高法、最高檢,加上公安部、國安部、司法部,五大部門聯手出臺了一份重磅文件——《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
它把罪名定得死死的,什么是分裂國家,什么是煽動分裂,都給你列得清清楚楚,而且最高能判死刑。
![]()
你可能會說,人在臺灣,大陸怎么執行?這正是妙處所在。首先,它明確了“缺席審判”的適用。也就是說,哪怕你人沒到案,照樣可以審判你、給你定罪。其次,更關鍵的是,大陸現在跟幾十個國家簽了司法互助協議。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這幫人的“避風港”正在一個個消失。以前他們覺得跑到美國、日本就安全了,現在可不一定了。只要你被通緝,理論上,任何一個跟中國有司法合作的國家,都有可能協助逮捕、引渡。這張法網,是全球性的。
緊接著,國臺辦和公安部網站上,直接開了一個“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的專欄,還帶舉報郵箱。蘇貞昌、游錫堃、蕭美琴那幫人,第一批就給掛上去了。后來又加了沈伯洋、曹興誠和所謂的“黑熊學院”。一步一步,名單越來越長,懲戒措施也越來越實,從禁止入境、凍結財產,到打擊關聯企業,這是一個“精準點穴”的打法。
![]()
這讓你想起了什么?我就想起了咱們解放戰爭后期,1948年底,解放軍發布懲治戰犯的命令,公布了國民黨戰犯名單。當時那份名單一出來,國民黨內部人心惶惶,很多人開始給自己找后路。傅作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本來是華北“剿總”總司令,手握重兵,是名單上的戰犯。但他審時度勢,最后選擇了和平起義,保全了北平這座千年古都,也為自己和手下幾十萬將士找到了一個光明的出路。后來,傅將軍在新中國當了第一任水利部部長,為國家做了不少貢獻。
![]()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現在大陸亮出這份名單和懲治意見,其實也是在給那些還在迷途中的人一個機會。文件里特意強調了“寬嚴相濟”,你主動放棄“臺獨”立場,不再搞破壞,甚至還能爭取寬大處理。路給你指明了,是學傅作義,還是頑抗到底,選擇權在他們自己手上。說白了,大陸的牌已經攤在桌上了:追隨“臺獨”死路一條,回頭是岸尚有生機。
軍事的“鐵桶陣”越圍越緊
如果說法律是“文收網”,那軍事行動就是“武收網”。這兩年,解放軍的演習,特別是東部戰區的“聯合利劍”系列,已經不是以前那種“秀肌肉”了,而是越來越貼近實戰,甚至可以說是“準實戰”。
![]()
2024年的“聯合利劍-2024A”和“2024B”演習,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艦機從四面八方抵進臺島,那架勢就是要關門打狗。到了今年,也就是2025年,演習又升級了。4月份那場代號“海峽雷霆2025A”的演練,直接就是環繞著臺灣本島和馬祖搞的。
這些演習,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它在演練一個完整的作戰流程,也就是大陸軍迷朋友們常說的四步走戰略:進、鎖、擊、斷。
第一步是“進”,就是兵臨城下。以前我們總說“海峽中線”,現在這個概念在解放軍這里,早就成了歷史名詞。我們的軍艦、軍機,已經實現了在臺島周邊的常態化戰備警巡。部隊向前推進,海軍艦艇穿行海峽,空軍戰機繞島巡航,這已經不是新聞了。這種“進”,是在不斷壓縮“臺獨”勢力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時時刻刻都感受到泰山壓頂的壓力。
![]()
第二步是“鎖”,就是四面合圍。你看演習的時候,海軍艦艇在臺灣以東、以西、以南、以北的關鍵海域一字排開,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這是在干什么?一是為了切斷島內的能源和物資補給線,臺灣的經濟是外向型的,能源基本靠進口,一旦被封鎖,不出一個月,島內經濟社會就會陷入癱瘓。二是為了構建“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說白了,就是防止外部勢力,主要是美國和日本,進來干涉。我們的潛艇和水面艦艇構筑起一道道屏障,你美國的航母戰斗群想來,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闖過這道火墻。這一步,就是要讓臺灣成為一座孤島。
第三步是“擊”,就是精確打擊。演習中,火箭軍的導彈呼嘯升空,海軍艦炮怒吼,戰機投下精確制導炸彈,打擊的都是模擬的臺軍指揮中心、機場、港口、雷達站這些關鍵軍事目標。這個“擊”的關鍵在于“精”,目標是摧毀“臺獨”勢力的抵抗意志和軍事能力,癱瘓他們的指揮系統,而不是對平民區進行無差別轟炸。我們追求的是以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
![]()
第四步是“斷”,就是內外隔絕。軍事打擊的同時,電子戰部隊會進行強烈的電磁干擾,切斷島內的通信網絡,讓他們的指揮系統變成聾子和瞎子。同時,特種部隊可能會在關鍵節點進行滲透,奪取關鍵設施,徹底斬斷“臺獨”分子與外界的聯系,也斷了他們外逃的念想。
這四步,環環相扣,是一個完整的作戰鏈條。從“進”的威懾,到“鎖”的圍困,再到“擊”的癱瘓,最后是“斷”的絕望。這套組合拳打出來,可能根本不需要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就能瓦解掉“臺獨”的抵抗。島內的有識之士,包括一些退役將領,其實都看得很明白,所以他們才會焦慮,才會不斷警告賴清德當局不要玩火。
“臺獨”的黃粱一夢該醒了
聊到這里,你可能要問,大陸為什么現在才把這套東西擺出來?其實,這背后是國際大勢和兩岸實力對比的根本性變化。
![]()
過去,美國在西太平洋是一家獨大,他們總覺得臺海是他們可以隨意插手的“后院”。但現在,中國的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解放軍的區域拒止能力,讓美國干涉的成本和風險變得極高。所以你會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美國政客嘴上喊得越來越兇,什么“保衛臺灣”,甚至有人叫囂要“摧毀臺積電”,但這恰恰暴露了他們的心虛。他們已經沒有信心和能力,像過去那樣輕松干預臺海了。把臺灣當棋子,用完就扔,這才是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而大陸呢,始終保持著戰略定力。我們一直說,我們愿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我們也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個話不是隨便說說的。現在的法律收網和軍事威懾,就是在告訴那些頑固的“臺獨”分子:和平的門開著,但通向戰爭的窗戶你們再敢往前拱,那迎接你們的,就是雷霆萬鈞。
![]()
賴清德上臺后,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搞“兩國論”,其實是把臺灣往火坑里推。他幻想的“以武拒統”,在解放軍這套“進、鎖、擊、斷”的體系化打法面前,不過是螳臂當車。他所謂的巷戰,等待美日支援,在“圍點打援”的戰術下,更是癡人說夢。
說到底,臺灣的未來,不在華盛頓,而在北京,更在于兩岸同胞的共同選擇。大陸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最終的統一,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張網已經撒下,而且正在慢慢收緊。對于那些執迷不悟的“臺獨”頑固分子來說,時間真的不多了。
就像當年的北平,是戰是和,一念之間。傅作義將軍的選擇,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今天,蔡英文、賴清德這些人,暫時還沒被列入那個公開的名單,這或許是大陸留給他們的最后機會。是選擇成為民族的罪人,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還是懸崖勒馬,為兩岸和平做點實事,歷史會給出答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