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塊錢不多,卻能辦成利國利民的大事兒。97歲院士俞鴻儒用自己傳奇的一生,親手打造出中國的超級風洞,成為如今的大國重器!
![]()
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向世界展示了東方力量。覆蓋全球的東風導彈,承載了“使命必達”的重任,即便遠在地球對面,也從此不敢輕易顯露獠牙,這便是中國導彈的威懾力。
除此之外,中國的六代機也已經超越美國。據《軍事觀察》9月報道,美國的六代機預計在2028年實現首飛,距離中國六代機2024年試飛的距離整整晚了4年時間。而且,美國六代機首飛的時間尚未確定,只是一個預估時間,很可能落后中國的時間遠遠超過4年。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多年,在軍事領域長期處于領先地位。如此一個超級大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為何在導彈和戰斗機方面落后了?
![]()
迎難而上
提到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及風洞,而提到風洞,就不得不提到中國院士俞鴻儒!
所謂風洞,就是人工在管道人產生可控氣流,來模擬飛行器在高速飛行狀態下,遭遇的氣流形態。
氣流如何流動,這種狀態能夠持續多久,對改進飛行器或者風洞內的實體有著重大作用。現在空氣動力學領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掌握風洞,誰就掌控了天空”。
如何才能掌控天空?當然是設計生產出飛行速度快,性能卓越的戰機。而如何才能設計出優秀的戰機?比拼的往往不是戰機的材質,而是戰機的形態與各方面均衡的搭配,尋找到戰機搭載全套高精尖技術的同時,能在實際飛行中取得優異表現,這才是掌控天空的答案。
![]()
若不能在實際的飛行中取得優勢,任何高精尖技術都無法在高空發揮出威力,只會淪為一個高精尖技術拼湊出來的空殼兒。
如今軍事技術迭代速度非常快,一代戰機更比一代戰機強,若是按照傳統的方式去設計戰機、制造戰機,再花費數年時間去實踐飛行,等一切磨合完畢后,戰機的性能早就落伍了。
在這種情況下,風洞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一款能夠模擬任何形態下高空飛行的風洞,可以提供強大而且穩定、持續的超強氣流,能讓一款戰機處于模型狀態下,就能得到實際生產出來后的實踐飛行效果。
短期的觀察可以加速戰機的改進,長期的觀察可以考驗戰機的穩定性,而這一切花費的成本要遠低于傳統飛機研發,時間效率卻極大的提升。當今的戰機軍事比拼,能夠高效打磨研發戰機的風洞,成為重中之重。
![]()
中國在風洞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很多國家都不具備這樣的技術,超級風洞的使用,只能花大價錢來中國租用,租金足以讓任何國家肉疼。即便再高的價格,也還是不擔心“勸退”有需求的國家,因為這些租金對比實際制造戰機再投入試飛試驗而言,還是太劃算了。
JF-22超高速風洞的強氣流速度極高,10公里/秒的風速足以震驚全世界。超音速飛機的實驗不要太簡單,最高35倍音速的可控氣流,可以應對任何風速的試驗。
國士無雙
一條管道,一個鼓風機,組成了大國重器。但中國在風洞領域發展到今天這一步,也并不容易,當年若不是錢學森、郭永懷,以及俞鴻儒等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中國的導彈和戰機事業絕對沒有今天的高度。
誰又能想到,在那個艱苦卓絕的年代,飽受美國封鎖的時期,俞鴻儒硬是用8萬塊錢擊碎了技術壁壘,帶領中國風洞技術走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
錢學森回國以后,國內迎來了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但正如前文所言,若沒有高效可用的風洞為基礎,一切的航天發展速度會大大減緩。
彼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各方面經費捉襟見肘,風洞技術更是一片空白。美國又對中國長期制裁,風洞技術嚴防死守,建造風洞的材料也標出了天價。
表面來看,風洞無非是一個吹風的大管子,但這個管子不一般,風速越高摩擦越大,溫度自然也就越高。管道不僅要有強大承受能力,而且還要有耐高溫的特性。手里沒錢,風洞卻要發展,錢學森找來了師弟郭永懷幫忙,郭永懷將擔子交給了俞鴻儒。
如何既省錢又能辦事,郭永懷找到俞鴻儒時已經想好了方向,那便是價格低廉但風險極高的激波風洞技術。
![]()
氫氧燃燒動力十足,但氫氧燃燒反應劇烈很難掌控,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爆炸。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俞鴻儒在鉆研激波風洞技術時,實驗室曾經多次發生爆炸。若不是錢學森與郭永懷鼎力支持,俞鴻儒的實驗恐怕真要擱置,畢竟這樣的爆炸實在太危險了。
但高風險自然擁有“高回報”,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數次的爆炸,俞鴻儒在實驗室的廢墟中一路走過來,終于鉆研出了自己的一套設計理念。花小錢,辦大事,俞鴻儒當年第一次制造出JF-8風洞,僅用了8萬塊錢。
不是俞鴻儒摳門,是經費實在是結局,鑄鐵替代合金,終于成就了一代經典,東風-5號正是在這一代風洞的支撐下應運而生。
從此以后,中國風洞技術遭受美國封鎖的壁壘被徹底打破,俞鴻儒走出了一條屬于中國自己的風洞之路。先是JF-8風洞,然后是JF-10風洞,一代更比一代強!
![]()
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反超,僅用8萬塊錢創造的奇跡,奠定了日后風洞技術騰飛的基礎。隨著JF-12風洞的建造完成,中國的風洞技術就已經遙遙領先于歐美。從當年的追趕者,轉變為歐美國家不可企及的風洞技術大國。
如今,JF-22搭建起來,超級風洞可以承擔任何高超音速的模擬測試,俞鴻儒創建的爆轟驅動技術,在風洞領域開拓了一條不同的路線,是真正的中國脊梁!
![]()
而俞鴻儒一直以來淡泊名利,總是將機會留給年輕人,為中國培養人才。中國科學報評價俞鴻儒是“大音希聲”,可謂是字字千鈞,讓我們一起向俞鴻儒院士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