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宣布了中國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到2035年,全經濟范圍溫室氣體凈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30%以上。9月19日,《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正式發布,以詳實數據和案例展現了廣大婦女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生動實踐。恰逢“兩山”理論提出20周年、北京世界婦女大會《北京宣言》通過30周年和《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共同勾勒出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的宏大圖景,深刻詮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婦女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時代價值
白皮書用事實和數據證明,廣大婦女正在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截至目前,全國婦女已創建“美麗庭院”1200余萬戶,參與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環保行動的婦女比例持續攀升。在專業領域,國家級首席氣象專家中婦女占比達61.6%,全國災害信息員中婦女有26.7萬人。這些數據背后,反映的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正在形成包括廣大婦女在內的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新格局。
從數據到案例,白皮書精準捕捉了中國生態治理的顯著特色——善于將國家戰略轉化為社會共識,將宏觀目標分解為微觀行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發揮獨特作用,決定了其生態環保實踐具有獨特的輻射力和感染力。從倡導綠色消費到踐行低碳生活,從參與社區環保到推動產業轉型,廣大婦女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綠色發展從國家戰略轉化為社會共識,從宏觀目標落實為微觀行動。這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治理模式,正是中國生態治理的獨特優勢。
婦女參與生態治理擁有多元化路徑
白皮書揭示了婦女在生態環保領域的獨特作用,深刻體現在其連接家庭與社會的樞紐位置上。正是這種由點及面、潤物無聲的強大文化塑造力,展示了婦女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多元化路徑。從選擇節能家電、踐行垃圾分類到減少食物浪費、優先綠色出行,女性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言傳身教,將生態文明的種子播撒在下一代心中,將綠色低碳的價值觀融入家風家教,潛移默化地塑造著社會的消費文化和生態倫理。
這種以家庭為最小單元、以社區為基本場域的參與模式,有效構建了自下而上的行動網絡。它與國家層面推動的產業結構調整、能源體系革命、技術革新突破等自上而下的舉措,形成了有效的互補與協同。當微觀層面的行為改變匯聚成社會層面的潮流,就能顯著降低全社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治理成本,為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這正是“兩山”理論歷經20年實踐而愈發彰顯生命力的社會密碼,也是中國能夠持續提出并堅定落實雄心勃勃“雙碳”目標的社會韌性所在。中國的綠色轉型,不僅是發展方式的變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生活革命和文明演進。
婦女在綠色轉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白皮書通過詳實的數據和案例,證明了婦女不僅是生態保護的重要參與者,更是綠色發展的創新推動者。在生產領域,2024年,全國綠色經濟領域婦女創業者參投企業達44.5萬戶,占總數的27.4%。這一數據背后反映的是結構性變化——女性正從傳統產業的參與者轉變為綠色產業的引領者。她們以獨特的市場敏感度和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在清潔能源等細分領域開辟了新賽道。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4年底,婦女創辦家庭農場48.7萬個,取得民宿管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婦女占比達68.6%,這兩個指標充分說明了婦女在生態價值轉化中的關鍵作用。農村婦女通過科學管理化肥農藥使用、創新生態種植模式,實現了“農藥少用、收入多賺、環境變好”的多重目標,用實踐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在防災減災領域,婦女展現出專業素養與奉獻精神。全國注冊消防志愿者中婦女有1371萬人,占52.4%。《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還特別強調要保障婦女特殊需求,體現了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人文關懷。
婦女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實踐具有積極的全球意義
中國婦女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在理念層面,中國突破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的傳統思維,通過婦女賦能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在路徑層面,中國創造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新型治理模式;在方法層面,中國探索出將性別平等與氣候行動有機結合的有效做法。中國經驗雄辯地證明,賦能婦女,就是賦能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白皮書揭示,中國婦女參與生態保護的實踐不僅扎根本土,更通過南南合作等渠道惠及全球。2022年以來,中國通過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培訓班,為近300名發展中國家女性官員、專家學者提供培訓,2012至2024年間氣象領域援外培訓項目中女性學員占比達36.72%。這些舉措體現了中國在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中注重性別平等的獨特視角。
向緬甸贈送太陽能發電系統和清潔爐灶、瀾湄合作基金支持柬埔寨農村婦女氣候韌性項目等實踐,彰顯了中國方案的溫度與精準性——始終關注氣候變化中最脆弱的群體,并將婦女視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這種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合作模式,源于中國自身發展經驗的積累,也是白皮書所強調的“實干奉獻”精神的國際化表達,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展望未來,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落實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宣布的莊嚴承諾,需要科技、政策、資金、文化等多要素協同發力,更需要凝聚包括億萬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習近平主席的氣候宣示描繪了宏偉藍圖,而白皮書則深刻揭示了實現這一藍圖所依賴的動人底色和群眾根基。在“兩山”理論指引下的新征程上,中國婦女必將在錦繡大地上書寫更多綠色發展的精彩故事,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 | 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