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左太北考試的分數(shù)夠了,卻被哈軍工拒之門外。她是左權(quán)將軍的女兒,烈士后代,卻無法通過政審。
![]()
陳賡了解這件事后,覺得不可思議,當場打電話質(zhì)問相關工作人員,這才真相大白,究竟是什么原因沒有通過審查?
原來在左太北的政審表上,監(jiān)護人一欄填的是她一個從未見過面的叔叔,這個叔叔是國民黨的成員,曾有過一些“歷史問題”,工作人員就一票否決了。
陳賡聽完有些生氣,不就是多填了個社會關系嘛,那個叔叔,左太北連面都沒見過。她從小在彭德懷家長大,要是她政審都過不了,還有誰的政審能過?
1940年5月,在山西武鄉(xiāng)的八路軍總部,左太北出生了。父親左權(quán)是八路軍副參謀長,黃埔一期的高材生,本可以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可她還沒滿2歲,父親就在抗日戰(zhàn)場上壯烈犧牲。
失去父親的小太北很快又有了新“父母”。彭德懷夫婦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彭德懷是左權(quán)的戰(zhàn)友,還是左太北父母的媒人,眼看著孩子失去父親,他格外疼愛,經(jīng)常陪她玩耍。
![]()
左權(quán)曾在百團大戰(zhàn)期間,給女兒寫過很多家書,字字句句都飽含深情和思念,詢問女兒會不會說話,得知女兒會叫“爹爹”了,很想早點見到她,了解父親越多,左太北就更想為國效力。
選擇大學時,左太北想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彭德懷有些擔心,一個女孩子報考相關專業(yè),會不會太辛苦、有風險?何況報考其他大學也能為國家效力?
左太北態(tài)度堅決,說自己早就下定決心了,要成為像父親那樣對國家有用的人。
左太北信心滿滿,認真學習,萬萬沒想到,因為一個“社會關系”的填寫,自己差點與夢中情校失之交臂。親屬名單中,她寫了自己一位叔叔,這位叔叔恰好是國民黨的一員。
政審人員工作細致,了解之后就否決了,沒想到,這個決定太草率了。得知當左太北被卡住時,陳賡一下子不高興了,他是哈軍工的校長,更是左權(quán)的黃埔同窗、入黨介紹人。當年聽說左權(quán)犧牲的消息,他難受了很長時間才緩過神來。
![]()
現(xiàn)在看到戰(zhàn)友的女兒被這樣對待,陳賡怎么能不生氣?況且這閨女從小就在彭老總照看下長大,這樣都過不了審查,那這制度還有什么意義?在他的推動下,工作人員經(jīng)過調(diào)查和事實證據(jù),通過了再次審核。
很快,左太北順利入學,從哈軍工畢業(yè)后,她一直在國防工業(yè)系統(tǒng)工作,從不張揚自己的身世。
同事們都說她做事踏實、為人低調(diào),甚至開玩笑說,她叫“左訥”更合適,因為“訥于言敏于行”。平時工作也很積極,大家經(jīng)常看到她拖著行李箱回到辦公室工作的身影。
婚后的左太北和丈夫把大部分積蓄都用來幫助父老鄉(xiāng)親,自己卻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為了更好地了解、改善民眾的貧困問題,她很接地氣,經(jīng)常在老鄉(xiāng)家里吃飯、了解情況。
因為經(jīng)常接濟老鄉(xiāng),左太北一家人沒啥積蓄,政府號召買公房時,甚至要靠借錢才能買房子。大家都安裝防盜門,只有她一家沒安裝,對此她的解釋是:“家里沒什么可偷的!”
![]()
退休后,左太北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整理父親史料的工作中。2019年,左太北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這一生,左太北甘愿傳承紅色精神,從不為自己謀私利,左將軍若知生女如此,當無比欣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