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女神之手電筒光茫漸微哉。
美東時間10月1日零時,美國聯邦政-府因臨時撥款法案未獲通過,時隔近七年再度“停擺”。此系1981年以來美國政府第15次關門,政壇鬧劇又一次上演。
兩黨即刻陷入“甩鍋”之爭。共和黨高層召記者會,斥此為“舒默停擺”;民主黨方面則堅稱乃“老川停擺”,謂共和黨掌白宮與參眾兩院,責無旁貸。
政壇博弈,關門成習
此番停擺,根源在于兩黨預算撥款之爭
共和黨需參議院至少七票民主黨議員支持,方可通過眾議院已議決之臨時撥款法案,然雙方互不相讓。
預算程序自1976年施行以來,美政府關門已21次。里根執政八載,竟歷八次停擺,為歷任總統之最。
2018年2月,曾有一次停擺僅九小時,為史上最短。而今番局勢復雜,專家預測“停擺時間恐不會短”。
但是,美利堅就算停擺,美利堅依然在,他們有一套機制挺過難過,不必為他捉急,我們知道些內幕即可。
![]()
民生多艱,公仆受困
停擺一起,八十萬聯邦雇員被迫無薪休假,每日薪酬成本約四億美元。
更甚者,老川已啟動大規模裁撤計劃,逾十五萬雇員將被迫去職,或成美國史上最大規模集體離職。
公共服務亦大受影響:國家公園、博物館閉門謝客,護照、簽證辦理延緩,航線審批與飛行員執照發放暫停。
經濟受損,數據缺失
聯邦政-府關門一周,美國GDP或損失七十億美元
美聯儲亦面臨“蒙眼開車”之困——原定十月末的議息會議,因勞工統計局暫停運營,關鍵經濟數據全面缺失
回顧歷史,政府停擺逾十日者七次,其中四次美股期指下跌。今次停擺,若持續時間長,美國經濟或陷入崩潰邊緣。
自由女神像曾因2018年政府停擺而關閉,紐約州不得不自掏腰包,每日支付六萬五千美元維持運營。
時任州長科莫嘆曰:“對移民關閉大門有違美國理念。”
而今,華府政客們卻以一扇扇關閉的政-府大門,昭示著政-治博弈終究凌駕于民生福祉之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