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前的醫療實踐中,患者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希望能夠自主選擇在醫院就地配藥或去零售藥店購藥(即藥品外購)。這種選擇應當得到尊重,國家也在堅定地逐步推進這種自主選擇,業內稱為“處方外配”。
以“雙通道”為切入點
2024年10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規范醫保藥品外配處方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銷售“雙通道”管理藥品的定點零售藥店,必須通過國家統一的醫保電子處方中心流轉處方,全面取代紙質處方。這標志著以“雙通道”藥品為切入點,外配處方管理進入規范化、數字化、透明化的新階段。
通知發出后,多地醫保局相繼發文,借助電子處方和流轉平臺,逐步打破處方流轉僵局。
2025年初,湖南省醫保局優化服務流程,力爭在便捷購藥與醫保基金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長沙率先開啟“一站式”服務模式,長沙益豐大藥房、老百姓大藥房、湖南千金大藥房等連鎖藥店的635家門店開啟互聯網醫院問診服務,為市民首開問診、開方、購藥、報銷“一站式”便捷服務。此舉極大地方便了參保群眾,特別是行動不便的患者群體不必往返醫院,病情穩定的慢特病門診患者和其他復診患者也可通過互聯網醫院獲取處方外購藥品。
![]()
今年上半年,四川成都也開展了電子處方藥店端“一站式”流轉,參保人員依托問診終端,向藥店合作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具有互聯網醫院資質)申請遠程問診即時開具電子外配處方,由藥店通過處方流轉平臺,直接辦理配藥取藥及醫保結算。“一站式”服務破解了參保人員外購處方藥和享受門診統籌待遇難以兩全的難題。
7月8日,江西省龍南市人民政府網站轉發了龍南市醫保局的文章《處方流轉新趨勢:各地電子處方流轉加快落地》。文章表示,隨著“雙通道”全面使用電子處方的新政頒布,疊加直接結算政策,處方流轉僵局有望被打破,“雙通道”藥品電子處方流轉加速,且有望向其他藥品擴圍。
由各地實踐可知,“雙通道”藥品是電子處方流轉的關鍵,是推動處方外配的首個、有品種保證、行政強制、大流量渠道,可以作為各地推動處方外配的第一步。
醫院外購藥品共識
龍南市醫保局的文章指出,今年6月底,“雙通道”政策已在全國31個省份建立省級藥品目錄,上海、浙江等地納入超500種創新藥,半數省份目錄規模突破400種。醫療機構與藥店的遴選標準呈現地域特色,多數省份要求二級及以上醫院作為處方源頭,藥店端則優先納入DTP藥店、特藥藥店等專業化機構。
隨著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在各省日臻覆蓋和互聯互通,在“雙通道”、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規范外配處方、醫保直接結算四大政策疊加下,電子處方外流可望進入加速期,慢性病、常見病用藥電子處方有望順暢流轉。
今年7月,深圳市醫保局推出《深圳市醫療機構住院患者外購藥品閉環管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深圳共識”),為深圳住院患者外購藥品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徑。而在去年9月,中國藥師協會曾出臺《醫療機構處方藥品外配與使用管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全國共識”)。
![]()
兩份共識都推動住院患者醫院處方外配,但各有側重。深圳共識的外購藥品是“因診療需要為住院患者開具的不在本醫療機構藥品目錄中、需要患者到醫療機構外購買的自費藥品”。全國共識的外購藥品則是“因診療需要,經就診醫療機構醫師開具但不在本機構調配,由患者從社會藥房等購買并帶回醫療機構使用的藥品。”其使用被嚴格限定于臨床急危重癥、特殊治療或突發公共事件救治所需,且必須是本機構“未配備且無法通過臨時購藥程序采購”的品種,并要求具備充分循證依據。
兩份共識為處方外配設置的前提分別是“自費藥品”和“本院沒有配備且沒有替代品”,且有嚴格規定,為處方外配打開了一扇門,應予以充分肯定。這意味著,困擾行業多年的“醫生開方難、患者購藥難、藥店售藥難、醫保監管難”的四難僵局,有望被徹底撬開。
建立多方共享平臺
如何實現患者在用藥規范與用藥方便兩個方面的“魚與熊掌兼得”?方法有二:醫院提供處方外配服務和藥店配備有處方權的醫生。但現實中,前者以醫為主,配藥只是附屬功能,且在“零差率”政策下,處方只有治療作用而無經濟意義;后者則是以配藥為主,處方只是銷售處方藥必要的安全措施,沒有必要過度配置高技術醫療人才。單純采用上述哪一個方法,都不完美,而“多方共享的處方流轉平臺”就很好地實現了兩全。
目前為止,國家層面對處方外配的明確意見和做法有二:一是確認處方外配是正確的途徑,對相關各方有利。二是各地都在有條件地推進處方外配。那么,在此前提下,步子能不能邁得更大一點?全國共識倡導、各地正在實踐的“加快建立多方共享的處方流轉平臺”就是發展方向,可實現電子處方實時上傳、藥店配送管理、藥監全程監督、醫保全程合作、推動患者自主選擇、確保信息可追溯,解決了醫院設置處方外配門檻的最大擔憂,即用藥安全問題。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醫保電子處方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已實現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全覆蓋與互聯互通。截至今年4月底,中心已高效接入7.06萬家定點醫療機構和27.14萬家定點零售藥店。相信到今年底,相關建設必定大有所成。
來源 | 21世紀藥店
編輯 | 符媚茹 陳嘉蕾
熱點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