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機關食堂的一頓飯,公眾更渴望的,是一座處處透著善意、時時讓人安心的城市”
越來越多城市開放機關食堂,盡顯城市善意與治理溫度。
9月24日,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發(fā)文宣布,黃州國慶節(jié)期間放大招“寵客”,區(qū)委機關食堂首次向全社會開放,機關單位繼續(xù)免費開放停車。無獨有偶,就在9月20日至21日,與黃岡一江之隔的鄂州開放了市政府機關內部食堂,助力鄂州銀河左岸音樂節(jié)。
![]()
圖源:今點黃州微信公眾號
或許,在部分人傳統(tǒng)觀念中,政府機關是“高墻大院”,總覺得它與日常民生需求存在距離。而黃州、鄂州等地打破這種認知壁壘,不僅敞開機關大門,更將食堂、停車場等內部資源向社會共享。
從服務干部到惠及民眾,機關大門的敞開,絕非簡單的資源共享,更傳遞出政務理念從“管理型”向“服務型”的深度轉變。
機關食堂向社會開放,更是兼顧多方需求的共贏之舉。對游客而言,其提供的平價安全餐食、免費停車服務,精準破解節(jié)假日“吃飯貴”“停車難”痛點;對城市而言,這些細節(jié)服務成為塑造城市形象的“軟實力”,助力積累文旅口碑;對政府部門而言,“工作日服務干部、節(jié)假日服務群眾”的彈性模式,既盤活了閑置資源,更用精細化治理彰顯了為民初心。
當然,需客觀認識到,機關食堂的規(guī)模與服務能力有限,難以成為普遍性的基礎服務。但其真正價值,在于樹立了便民惠民的風向標——政府用實際行動,向市場傳遞“平價、安全、貼心”的服務導向,引導景區(qū)周邊餐飲、停車行業(yè)規(guī)范定價、優(yōu)化服務。這份“以點帶面”的帶動效應,遠比食堂本身的服務更具深遠意義。
更深層面上,從“大門緊閉”到“餐桌共享”,機關食堂的開放雖屬細微舉措,卻精準丈量出政府治理的溫度與深度。這種溫度,藏在對游客吃飯、停車等民生小事的關注;這種深度,體現在對長效服務機制的探索中,如黃州考慮錯峰用餐提升效率,白沙推行餐卡管理保障有序,鄂州計劃總結經驗推廣服務模式……種種細節(jié)證明,這不是“一時作秀”,而是公共服務優(yōu)化的持續(xù)實踐。
未來,不必要求所有機關食堂全年開放,更應倡導這種“以小見大”的服務理念普及,如景區(qū)增設便民充電站,餐飲商家明碼標價杜絕“宰客”,停車場預留臨時車位等等。
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城市的待客之道才會真的暖,游客的腳步才會真的慢下來。畢竟,比起機關食堂的一頓飯,公眾更渴望的,是一座處處透著善意、時時讓人安心的城市。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
編輯:韓靜
二審:王亞平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