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塔的4.0時代
正文
近日,一則人事變動消息在汽車行業內引發強烈震動,長安汽車董事長、一手為阿維塔站臺的“定海神針”朱華榮,突然卸任阿維塔董事長;而接棒這個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掌舵權的,竟是在新能源公開報道里近乎隱身的80后高管王輝。
這波無縫銜接的權力交接,瞬間讓行業炸開了鍋。有人猜這是長安為阿維塔從0到1搭框架到從1到100沖規模的戰略切換鋪路;也有人好奇,這位履歷藏著長安系少壯派標簽的新掌門,能不能接住朱華榮留下的高端化+全球化擔子;更有不少人盯著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的三方合作,想知道換帥會不會影響阿維塔的技術落地節奏。
說到底,這不僅是一家車企的掌門人之變,更像一塊試金石,既照見傳統車企高端品牌新老交替的管理邏輯,也藏著中國新能源行業從拼資源到拼精細運營的深層轉向。
阿維塔的董事長輪換記,兩年換三任
2018年7月誕生的阿維塔,過去兩年里董事長之位就沒閑著。2021年7月,中國長安汽車集團黨委副書記譚本宏先接過接力棒;2023年12月,朱華榮又上任,足見長安汽車對這個品牌的重視;未曾想短短數月后,王輝便成為了第三任掌舵人。
要是說朱華榮是阿維塔的定海神針,真是一點不夸張。作為長安汽車的核心大佬,他在長安新能源轉型的關鍵期親自掛帥,給這個長安+華為+寧德時代聯手搞出來的新品牌,貼上了“傳統車企轉型標桿”的靠譜標簽,讓市場不再擔心三個巨頭合作會不會掉鏈子。而且他還把長安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和供應鏈資源往阿維塔傾斜,幫首款車型阿維塔11(參數丨圖片)順利落地,更給品牌定了高端智能電動的大方向。
其實,朱華榮卸任,也符合傳統車企大佬管新品牌的階段性劇本——品牌從0做到1,搭好架子了,接下來要從1做到100,搞精細化運營,就需要更靈活的團隊。朱華榮回長安集團統籌全局,也正好契合國企對戰略級人才的調配邏輯。再加上新央企成立后,他還得當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一人難分三身,卸任阿維塔董事長也在情理之中。
80后王輝橫空出世,履歷藏著大文章
王輝的上任雖然滿是懸念,年紀也比前兩任年輕不少,但他的履歷可一點不含糊,職業軌跡中暗藏著長安的用人巧思。2003年就加入長安的王輝,是妥妥的長安系少壯派,在公司多個部門都待過,既在長安馬自達合資廠練過手,還牽頭在泰國建過廠、開拓海外市場,甚至阿維塔剛成立時,他就是重要推動者之一。
2022年9月底,王輝被提拔為長安汽車副總裁,到現在也就三年時間。從履歷能看出來,他在產品、戰略、全球化業務上都有豐富經驗,對正處在關鍵期的阿維塔來說,無疑是個強助力。
眼下的阿維塔,已從玩概念的初創階段,邁入賣好車的關鍵期,不再只需要靠技術炫技吸引關注,而是更需聚焦成本控制、渠道效率與用戶運營等等。
1981年出生的王輝,自帶數字化思維和懂用戶的優勢,這說不定能幫阿維塔在智能化體驗、用戶生態上搞出點新花樣。而且他看似空降,其實是長安人才梯隊建設的一次實戰演練,把年輕高管推到高端品牌的火線崗位,既是考驗能力,也是為長安儲備新能源時代的管理人才。
其實,這種換帥邏輯行業內也不是獨一份,而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從野蠻生長到精細運營的必然結果。新能源品牌剛起步時,需要朱華榮這類有巨頭背書、能整合資源的領導者。等進入規模擴張期,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用戶運營的重要性就上來了。王輝接棒、小米汽車用年輕團隊,都是行業管理邏輯跟著階段需求走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用人也向來不看年齡、資歷。就說現任深藍汽車董事長鄧承浩,1986年出生,比王輝還年輕,也扛起了深藍品牌的發展大旗。
王輝的硬核KPI,銷量、盈利、IPO一個都不能少
在長安汽車內部,阿維塔的地位舉足輕重。朱華榮之前就放話:“只要阿維塔需要,長安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
2024年以來,阿維塔的市場表現確實不錯。靠著純電+增程雙動力,再加上華為的加持,2024年銷量達7.3萬輛,同比漲了140%,跑贏了行業增速;今年1-8月,累計交付超7.9萬輛,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
但增速快不代表達標了。今年阿維塔的全年銷量目標是22萬輛,現在只完成了36.2%,差距還不小。更頭疼的是盈利問題,2022年首款車上市,公司虧了20.2億元;2023年虧了36.9億元;2024年虧到40.2億元,連續三年虧損還越虧越多。2025年上半年,長安沒披露阿維塔的盈虧情況,但壓力可想而知。
再看朱華榮定的雄心目標,2027年全球銷量40萬輛、年收入千億;2030年全球銷量80萬輛;2035年挑戰150萬輛。要實現這些,阿維塔必須賣更多車、賺更多錢。
所以王輝一上任,就扛上了三座大山:沖銷量、減虧損,還要推進2026年IPO的計劃。這么看,他的阿維塔董事長之路,挑戰不少。
換帥是雙刃劍,更是長安的大棋落子
對阿維塔來說,換帥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王輝在新能源領域公開的戰績不多,市場對他的戰略判斷、資源整合能力難免犯嘀咕。要是短期內拿不出清晰的市場策略,經銷商、投資者的信心可能會動搖。但另一方面,沒標簽也意味著沒束縛,他不用被傳統車企的老路子綁住,說不定能搞點激進操作,比如把用戶運營做得更社群化、數字化,讓OTA更新更快,給阿維塔打造出和長安傳統體系不一樣的風格。
而且王輝在海外市場、戰略合作上的經驗,說不定能幫阿維塔推進全球化。按照規劃,阿維塔2025年要覆蓋5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量目標1.5萬輛;2026年進軍歐洲;2027年海外銷量要到6萬輛,未來三年覆蓋全球五大洲。
另外,近日旗下銷量核心車型——阿維塔07也迎來上市,可以說是新團隊的試金石。它賣得好不好,能直接檢驗王輝團隊在產品定義、渠道策略上的本事,也能幫品牌在30萬級智能電動市場找到差異化定位。
從長安集團的大戰略來看,阿維塔換帥更是一盤大棋的關鍵一步。長安旗下已經有走量的深藍、做大眾化市場的長安新能源,阿維塔必須把高端化的標簽打得更亮。
要是王輝團隊能在用戶體驗、技術創新上搞出突破,就能補全長安的新能源品牌金字塔”。同時,這也是長安人才新老交替的關鍵,朱華榮這代傳統車企老兵完成了新能源轉型的啟蒙,王輝這些80后高管就要扛起全球化、智能化競爭的大旗。通過阿維塔的實戰鍛煉,長安也能培養出適配新時代的管理團隊。
總的來說,阿維塔的王輝時代才剛拉開序幕,這次人事變動的效果還得等時間來驗證。但它無疑暴露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深層變革,管理邏輯的更新速度,正在追上技術迭代的腳步。
王輝能不能在朱華榮打下的基礎上,給阿維塔建起市場認可的高樓?答案或許就藏在阿維塔07的銷量曲線,以及接下來新品的市場反饋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