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隊建我來“打樣”
西寧市勝利路小學少工委:
傳承青藏高原精神,培育新時代好隊員

西寧市勝利路小學少工委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立足青海豐富的本土資源,學校將“傳承青藏高原精神”作為育人核心,精心搭建多元化育人平臺,不斷強化隊員自主管理能力,深耕愛黨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沃土,助力少先隊員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隊員。
![]()
深化自主管理
夯實“紅領巾小主人”根基
![]()
完善管理機制。學校持續(xù)推行“每周中隊輪值”制度,讓各中隊全面負責“文明監(jiān)督崗”“紅領巾小舞臺”“升旗儀式”等校園核心工作,確保每位隊員都能深度參與校園管理,切實增強主人翁意識。
拓寬參與渠道。各中隊增設“文明衛(wèi)生小使者”崗位,進一步擴大自主管理覆蓋范圍;在原有校長信箱、大隊輔導員信箱的基礎上,為各中隊專屬增設“中隊輔導員信箱”,鼓勵隊員積極為學校發(fā)展建言獻策,真正實現(xiàn)“隊員當家作主”,讓校園管理充滿青春活力。
![]()
![]()
![]()
打造特色大思政課程
筑牢思想育人根基
![]()
學校以“鑄魂育人”為根本目標,構建起“課堂主陣地+實踐大課堂+文化浸潤場”三位一體的大思政課程體系,將思政教育無縫融入隊員成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筑牢課堂主陣地。學校自主開發(fā)校本思政課程,緊密結合語文、道德與法治等學科內容,深入挖掘青藏公路建設歷史、青海發(fā)展變遷、民族文化等本土特色素材,通過主題班會、專題課堂等豐富形式,生動講解家國情懷、紅色精神、民族團結等核心內容,讓思政知識真正入腦入心,成為隊員成長的精神養(yǎng)分。
拓展實踐大課堂。依托“611+”研學基地體系,學校將思政課程有效延伸至校外廣闊天地。組織隊員走進紅色場館,在歷史場景中感悟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探訪生態(tài)基地,在自然實踐中理解綠色發(fā)展理念;深入社區(qū)一線,在服務體驗中感受基層治理的溫度,讓隊員在實地考察、動手實踐中深化對思政知識的理解,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打造文化浸潤場。以“天路長廊”“校園電視臺”為重要載體,學校精心打造沉浸式思政文化環(huán)境。在校園電視臺專門開設“思政微課堂”欄目,精心錄制紅色故事講解、時代榜樣介紹等系列短視頻;結合國慶、建黨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開展“我和我的祖國”合唱比賽、“紅領巾心向黨”主題隊日等思政主題活動,以豐富的文化活動滋養(yǎng)隊員思想,厚植精神根基。
![]()
![]()
![]()
整合特色資源
打造多元育人品牌矩陣
![]()
構建“行走的課堂”。以“大思政課”建設為重要契機,學校打造“611+”研學基地體系,組織隊員走進6個特色場館、1個專業(yè)研究院、1個實踐基地,將本地紅色資源、生態(tài)資源、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鮮活生動的教學素材,讓隊員在行走中深化對家鄉(xiāng)與祖國的認知與熱愛。
厚植紅色基因。學校深度挖掘“兩路”精神豐富內涵,構建“文化浸潤+課程融合+實踐育人”三維育人體系。打造200米“天路長廊”文化帶,開展專題教研活動,積極邀請專家進校園開設專題講堂,讓紅色精神全方位融入隊員成長過程,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強化實踐育人。少先隊員自主運營管理“少年郵局”平臺,開展明信片設計、社區(qū)志愿服務、書信書寫、集郵展覽等多樣化活動,在實踐中有效提升隊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溝通能力與社會責任感。
傳遞陽光能量。學校積極運營校園電視臺,每周一通過AI數(shù)字人主播準時播報校園最新信息、普及各類知識;每周四推出班級特色展示、成長故事分享、經典誦讀等精品欄目,充分展現(xiàn)校園文化特色,為隊員搭建起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優(yōu)質平臺。
![]()
![]()
![]()
![]()
![]()
來源 | 共青團西寧市委
國慶遠征騰格里沙漠 5天4晚 喚醒心靈親子之旅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 | 學起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小課堂來啦!(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